又是一年麦收时

时间:2021-06-30 来源:河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

  

  □肖志玲

  北方的端午节前后,空气中弥漫着麦香的味道。

  麦收时节,田野里到处都是金黄的小麦,仿佛一条金黄的缎子扑下来,又像是在微风吹拂下望不到边的麦浪。小时候在没有机械的年代,延续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勤奋的人们为了抢农时和赶好天气,早上天刚亮就下地收麦子,弓着腰手拔镰割像拼命一样,只记得抬头看总也到不了头,拔不了几下手上就起了泡,真愁。大人们稳健地走在田埂上,伴随着不时落下的汗水,一路向前疾速收割着。

  拔完捆上拉回家,垛在麦场上等待下一道工序——用铡刀铡麦子。一捆一捆的麦秸放在铡刀下,有穗头的一截留下,秸秆扔一边。把铡下来的麦穗头放进打麦机,打出连皮带粒的颗粒。打麦子的时候,大人们头上裹着头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机器的轰鸣声,人们的嘈杂声,来来往往忙碌的身影,现场一片尘土飞扬。打麦子中场能吃上一根冰凉爽口的冰棍或是一块西瓜就是最好的劳累缓解剂了。这时候还有一道工序——扬麦子。木锹铲起向高空一抛,麦粒和麦皮会因为重量不同分离出来,这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智慧。把麦皮扫走,就剩下干净的麦粒了。

  此时还有一道工序必不可少,那就是晾晒。麦粒在太阳底下铺开,太阳越好,温度越高,晒麦子越成功。为了让麦粒均匀接受阳光,还得不断地用耙子来回翻动。这是我的工作,每到这个时候,端着一碗面条看着晒麦子的人准是我。

  为了颗粒归仓,每家每户会在打完场后组织去地里捡拾落下的麦穗,大家站成一排,一个人几垄,一路横扫过去,基本上会捡拾得很干净。

  以上是主战场,后方还有一个战场就是清理麦秸。垛麦秸垛可是个技术活,垛得好的麦秸垛形状非常漂亮,垛不好容易中途倒了,前功尽弃,还得重新再垛。此时麦秸垛是小孩子们捉迷藏最好的藏身之所,我就经常扎进去躲着,不会被轻易找到。

  往事历历在目。数十年回首,中国社会已经飞速发展进步,农村由也传统的农耕方式向现代化转变,像这种手割麦子、人工打场的方式已经很少能看见了,农村的孩子们也都经历不到这样的场景了。但不管如何变化,我们一定要记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颗粒归仓、珍惜粮食的初心永远记在我们心中。

  (作者单位:定兴县人民检察院)


原文链接:http://pingan.hebei.com.cn/system/2021/06/21/030099551.shtml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