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又闻新麦香

时间:2021-06-30 来源:河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

  

  □葛国彦

  周末带孩子回村里看老人,隔着车窗看着路边泛黄的麦穗,在微风的吹拂下犹如金色海浪般轻轻荡漾,一阵阵小麦清香扑鼻而来。我的思绪一下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麦收时的情景。

  那时家里还种着十亩责任田,每年两季庄稼,一季麦子,一季玉米。每到麦收时节就是人们最忙的时候,离割麦子还有半个多月,就要拔场面了,在地头找一块开阔麦田,将麦子连根拔起,绑捆放在一边,找来上一年的麦秸铺在地上,用牲口或拖拉机拉上碌碡轧场面,一面轧一面泼水,让麦秸和泥土充分混合,直到地面平整不粘了才算合格。场面弄好后,芒种三天见麦茬,就有开始割麦子的了。当时已经用拖拉机了,拖拉机前面装着割麦机割麦子,顺着行垄一排排割倒,然后人们开始打捆。遇到麦子倒伏了,就只能人工割了。割好捆好小麦后,再用小拉车拉到场面垛好,为了防止下雨淋着麦子,还要提前购买大块塑料布遮盖。等到天气晴朗了,再用小麦脱粒机脱粒,用柴油机带动,一人负责将麦捆儿一个个推入脱粒机内,一人负责用木杈挑走麦秸,还有一人用木锨出麦籽。几亩麦子打下来,尘土飞扬,每个人脸上都像黑张飞,嗓子吐一口痰都是黑色的。麦子脱粒后,还要扬场,这要等有风的时候,用木锨一锨锨扬起,杂质一边,麦籽一边,才算干净了。把麦子拉回家后,还不能交公粮入瓮,小麦还不干,很多人家都要一袋袋地扛到北屋房上,晾晒几天后,才能交公粮,入瓮封存和磨面。遇到雨天,那就是麦收最大的困难了,1989年由于连续半月连阴雨,导致麦子没有割就在秸秆上发芽了,我们一家吃了一年多的黏面馒头。

  麦收那时虽然很辛苦,但也有很多快乐在其中。那时浇地用柴油机,上面有一个装水的水箱,咕嘟咕嘟地开着,我和小伙伴们采来麦穗,放进水箱三分钟后取出,用手搓搓,吹去麦皮后,软糯的麦籽就是最好的零食了。

  现在麦收,最多半天时间就结束了,在地头上等联合收割机到来后,几个来回就好了。不愿意往家里拉麦子的,收麦子的客商在地头就直接收购了。虽然再也体会不到当时汗流浃背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但在地头采一把麦穗煮熟后,品尝其中滋味,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


原文链接:http://pingan.hebei.com.cn/system/2021/06/21/030099549.shtml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