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西柏坡

时间:2021-06-30 来源:河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

  

  □王青山

  根据党委的安排部署,我有幸随同组织一起前往内心仰慕已久、万分崇敬的革命圣地——西柏坡,去接受戎马倥偬岁月的洗礼,去接受峥嵘历程的教育。

  一途风尘,一路追忆。车刚起步,昔日教科书中有关西柏坡的记述就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全国土地会议的召开,《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制定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维护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为解放战争胜利后的新中国建设描绘出宏伟蓝图。还有“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口号的提出,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种深植骨髓的高尚思想境界和精神风骨进一步发扬光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汽车行驶进盘山公路,我在车上感受着太行山脉的盘旋起伏。透视窗外,巍巍太行山麓势如穹庐,漫山遍野的苍松翠柏俨然百万雄兵。而在这方寸帷幄之地,定国安邦之计频出。逐鹿数载,中国共产党最终问鼎于华夏大地。

  踏上圣地那现代化的宽阔山路,鲜红醒目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映入眼帘。西柏坡与嘉兴南湖、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陕西延安并称为中国五大革命圣地,故而开国将军杨成武提出了这八个大字的响亮口号,黄镇将军又运笔疾书将其镌刻于绵绵太行山间,为纵横千里的险峰绝壁勾勒出火红的色彩和基调。

  走进时代气息浓厚的村镇,宽阔蜿蜒的柏油马路两旁楼房林立,红墙绿瓦,鳞次栉比,衣着时尚靓丽的游客和群众摩肩接踵。然而当步入昔日中央领导的办公、休息场所,看到那种古朴、清幽的环境的时候,心灵不禁为之震撼。

  土坯房、旧桌椅、煤油灯、临搭床、木纺车等等,所有摆放的物品都是当年中央领导使用过的原物,虽经半个多世纪的风吹雨打,依然那么井然有序,简单纯朴。虽已物是人非,但就是在这简陋的环境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他们的雄才大略,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开创了社会主义道路,缔造了新中国,挽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

  步伐在狭窄的院落中变得有些沉重起来。导游员的讲解还在不断地震荡着耳膜,“一部电话,两张地图,三张方桌,四间陋室,五位书记”,就是在这空间不足五十平方米的局促的作战指挥室,却指挥着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为国民党反动派的溃败敲响了丧钟,为全中国的解放做好了战略规划。

  尤其在毛主席故居门前,在那最纯朴的加工米面的石磨旁,导游员饶有兴致地讲述着往昔战争岁月的领袖风采。就是在这烈日浓荫下的石磨上,毛主席将军用地图摊放在上面,巧妙地布下天罗地网,人民军队用无坚不摧、坚如磐石的顽强意志,形成克敌千里的压顶之势,并取得了革命最终的胜利。

  参观学习之际,不乏真知灼见之客。在穿梭的人流中,听见一名老者洪钟般的声音:“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太平盛世,没有战争,没有饥荒,风调雨顺,政通人和。我们生活在这么美好、安定的时代,为什么不倍加珍惜呢?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我们没有可挥霍的理由和资本,要永远对党有一颗感恩之心。我们都盼望着子孙后代能够兴旺昌盛,但现在的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的榜样了吗?这传统的优秀作风我们继承发扬了吗?”是啊,听完,自己的内心不禁也百感交集,这传承的优秀作风的接力棒自己接住了吗?能够完美无缺地交到儿女手中吗?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矛盾和问题。而自己却没有时刻注重学习,没有做到真正提高自身的本领和技能,缺乏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未雨绸缪,借此东风,自己要时刻存有“赶考”的精神和动力,自我革命,自我加压,根治顽疾陋习,查漏补缺,加强学习,提升本领,提高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履职,无私地去服务人民。

  时过境迁,现实中的我们衣食无忧、安居乐业,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之下,迈向全民奔小康的幸福之路。忆苦思甜,居安思危,抚今追昔,只有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赓续这种高尚的精神节操,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砥砺前行,不断地自我革新、自我完善,才能不被时代所摒弃,才能紧跟时代潮流,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奉献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吴桥县公安局)


原文链接:http://pingan.hebei.com.cn/system/2021/06/15/030098656.shtml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