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履行维护稳定第一责任推进领导包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时间:2020-03-09 来源: 作者:

  

  新余市渝水区包案领导帮助企业解决劳资保障纠纷。

  □ 肖铁军

  新余市是江西省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工业化率最高、城市化最快的设区市,同时也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矛盾集聚较多的设区市之一。一段时期以来,新余市各类涉稳事端时有发生,成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亟待破解的老大难问题。

  近年来,新余市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统领,探索创新领导包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事、烦心事、麻烦事,全市社会矛盾存量显著减少,增量得到有效遏制,规模聚集上访下降76.16%,公众安全感、政法满意度进入全省一方阵。

  坚持问题导向 创新包案模式

  2016年下半年,新余市委认真履行维护稳定第一责任,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组织力量全面研判全市稳定形势,系统梳理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成因与症结,形成了包含特定利益群体、房地产开发、征地拆迁安置、劳资保障、企业破产等9个方面20件重大风险问题清单,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一是推行“五个一”领导包案化解模式,即“一个重大风险、一名领导挂帅、一套工作专班、一事一策、一抓到底”。二是实行项目化管理,按照问题性质、疑难复杂程度实行星级管理,由市委书记亲自总抓,所有包案问题以半年为限交账销号,倒排工期,挂图作业。三是纳入全市重点工作,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力推动落实。2016年12月,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政法委汇报后,经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解难点、化险点、排炸点”专项治理,自上而下落实领导包案责任,与项目建设、重点工程等同等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完成了4轮包案,共包案1500余件次,化解率约为96%。

  坚持效果导向 推动真包实干

  新余市委书记、市长“双带头”认领包案化解重大风险,并带动其他市委常委及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每轮每人至少认领包案1个重大风险问题。同时,自上而下层层推进县、乡、村三级负责人员全员参加包案化解工作,层层传导包案化解压力。

  明确“两必到两不许”工作要求,即领导干部必到包案问题现场搞调研、必到工作对象家里摸实情,包案问题未解决不许销号,风险系数未降低不许交账。切实履行“约法三章”,即挂帅、出征、问责,确保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带案下沉,到问题一线了解情况、分析症结、化解问题。2017年以来,新余市各级包案领导主动开展调研800余次,召开协调推进会1000余场次,包案的423件“难点”问题,交账销号395件。其中,市领导包案的“炸点”问题43件,交账销号38件。

  紧盯压实责任这一关键点,推动将包案化解纳入市委重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督查督办范畴,善用巧力高位推动包案工作。对纳入台账管理的包案风险问题,由信访突出问题化解工作督导组实行一日一沟通、一周一督办、半月一汇报、一月一通报。编发包案化解工作专刊,呈报书记、市长,将各风险问题的化解措施和进展程度可视化呈现,既提供借鉴交流,更强化责任压力。自推行新的包案化解模式以来,新余市委政法委共向市委常委会汇报情况9次,编报工作专刊20余期,召开推进会60余次,下发督办单11份,约谈相关人员30余人次,有力推动了责任落实和措施落地见效。

  强化激励问责,将包案化解成效作为综治考评重要内容,并推动纳入绩效考核范围,通过问责奖惩,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动力。新余市对两年多来维稳责任落实到位、包案化解成效明显的50多个单位、200余名个人实行表彰奖励;对维稳责任落实不到位、引发不稳定问题的10多个责任单位予以处罚,对10余名具体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

  坚持发展导向 拓展延伸攻坚

  新余市发展运用新的领导包案模式,推动领导包案向纵深延伸,使其成为维护全市安全稳定的有力抓手。

  一是从包保个案向行业专项治理延伸。2017年,通过两轮包案,全市的主要“炸点”基本化解。2018年2月,市委常委会再次专题研究包案化解工作,针对房地产领域和企业破产重整涉稳问题多发新情况,决定成立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企业破产重整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模式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一的要求,采取双领导、AB角包案,开展集中攻坚化解行动。不到一年时间,28个重点楼盘项目中的25个得到妥善解决,涉及6436户的逾期办证、逾期交房难题得到破解,业主聚集维权上访较之前同比下降70%以上。赛维LDK公司、蓝天碧水公司、江锂公司等8家企业破产重整引发的重大稳定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二是从末端处置向源头防范延伸。注重发挥领导包案防范化解稳定风险的“头雁效应”“示范效应”,引领带动党员干部做大做强包案化解这一“大蛋糕”。2017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决策部署,新余市先后组织实施了禁养区牲畜养殖场、粘土砖瓦厂“零点关闭拆除行动”,并动员组织“万名党员干部下乡大包案、大化解”活动,采取“1+N”“N+1”模式,逐门逐户面对面做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和政策宣传解释工作,收集意见建议、帮教解困,积极主动维护群众合法利益,从源头防范化解矛盾,赢得群众普遍理解支持,把稳定风险降到了最低。

  (作者系江西省新余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