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间“云办案” 法官与当事人的“零接触”和“面对面”

时间:2022-04-21 来源:陕西法院网 作者:佚名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在保障群众和法院干警个人安全的同时,又满足当事人对各项司法服务的需求呢?蒲城县法院的答案是:利用陕西法院微法庭等司法服务平台“云办案”!实现法官与当事人的“零接触”和“面对面”交流。

  当事人:“法官,我在XX,因疫情原因,不能按期参加开庭……”

  法官:“我们可以通过云上法庭调解或者开庭审理案件。”

  在疫情防控期间,这样的对话和场景,已是蒲城县法院审判庭里的常态。

  4月11日,在双方当事人申请下,法官通过陕西法院微法庭或云上法庭,进行着一场场法官、当事人三地连线的“隔空庭审”,“零接触”和“面对面”交流。

  13日9时,蒲城县法院第二审判庭,审判长、陪审员、公诉人、辩护人到庭参加庭审。然而被告人张某等4人并未站在法庭被告席上,仍在看守所羁押室内,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参与庭审。

  庭审中,合议庭通过电视屏幕与张某4人“隔空”对话,使庭审问答实现“面对面”交流。庭审结束后,书记员将庭审笔录通过内网邮箱传送至看守所,张某4人核对后签字并捺印。

  远程视频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案件办理“零接触”“面对面”,不仅在疫情防控期间最大程度降低了感染风险,而且提高了审判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

  “因疫情特殊情况,本次开庭采用远程视频开庭……”14日11时,办案法官正在组织一场特殊的线上庭审。原、被告双方通过视频接入,三方的高清影音图像出现在屏幕上。确认双方当事人身份后,随即展开法庭调查。

  庭审后,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

  “同意被告提出的调解方案,借款分期支付,诉讼费由被告承担。”原告代理律师在移动微法院上发送了这样一句话。

  12时38分,办案法官成功在线调解了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案。

  15日9时,第七审判庭,办案法官正在通过云上法庭开庭审理原告蒲城县某菌业公司与被告甘肃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

  庭审中,法庭充分保障了双方的诉讼权利,引导双方提供自己的证据,发表各自的意见。使双方在疫情期间远隔千里仍能够面对面质证,保障了当事人的健康安全,为法院开展审判工作提供了便利,加快了案件审结进度,跑出了为民服务加速度。

  据了解,4月11日以来,蒲城县法院线上审理案件87件,累计结案152件,实现了防控疫情和司法服务“两不误”。

  近年来,在疫情防控需求下,为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高效便利参与诉讼的迫切需求,蒲城县法院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启用线上办案模式,保障审判活动依法有序高效开展,符合当下常态化疫情防控及人民群众高效便利参与诉讼的迫切需求。


原文链接:http://sx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4/id/663896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