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相继遭遇诈骗,大量受害细节曝光

时间:2022-04-21 来源:西藏长安网 作者:佚名

  

  兼职刷单已经充值了17万却被告知不能提现,全职宝妈瑶瑶(化名)心慌了。为了将充值的17万取出,“客服”让她再转账7万元“解冻”账户。实在没钱了的瑶瑶,硬着头皮找老公要钱。

  谁知老公告诉她这是诈骗,赶紧报警!因为就在去年,老公轻信网络投资,被同样的“解冻账户”话术诈骗了7万余元……

  

  01.案件经过

  ●母婴群内的“兼职广告”

  家住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的瑶瑶(化名)是一名“90”后全职宝妈。3月2日中午,瑶瑶将女儿哄睡之后,有些无聊的她打开了之前加入的一个母婴群,和其他宝妈交流带娃经验。这个时候,群内一条广告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看到这个广告,瑶瑶其实没有心动,因为她家境比较殷实,平时根本不缺钱。但出于好奇,她竟鬼使神差般地扫描了广告上的二维码,添加了“兼职广告”上“客服”的微信。事后瑶瑶告诉小编,这个母婴群自己平时很少看,之前也见过群内有人发布过相关广告,自己平时也没有关注反诈方面的知识,根本无法分辨其中的真假。

  ●手工发货慢,先做点赞任务?

  添加微信后,“客服”告诉瑶瑶,他们是做外发饰品加工的,工作内容非常简单,只需要组装笔或串珠,而且半成品货物由他们免费快递过来,瑶瑶只需要组装就可以赚钱。

  

  

  瑶瑶算了一笔账,如果领1000件串珠,和自己妹妹一起做的话,三五天时间就可以赚到500元。虽然瑶瑶并不缺这500元,但对于在家只带娃又没有其他兴趣爱好来打发时间的她来说,找个事情做也算聊胜于无。经过一番盘算,瑶瑶决定先领1000件串珠来做。随后,按照“客服”发来的链接,瑶瑶下载了一款名叫“助业”的APP。

  

  经过注册以及输入“客服”提供的“助业登记员”推荐码后,瑶瑶在APP内添加了一名叫“张丹丹”的手工登记员。对方告诉瑶瑶,登记了个人信息就算入职,然后7到10天就会到货。这一切看起来都非常的“正规”,瑶瑶没有多思考,便按照对方的要求填写了个人信息。

  

  在等候“发货“的过程中,“张丹丹”和瑶瑶慢慢聊了起来。从家庭生活到育儿经验,几天时间,两人似乎成了无话不说的闺蜜。而瑶瑶对“张丹丹”也慢慢放下了防备。此时,“张丹丹”告诉瑶瑶,参加手工艺品兼职福利群,为某短视频平台点赞便可获取100-200的零花钱,等发货的“姐妹”都在做。

  

  

  面对“张丹丹”的建议,瑶瑶加入了这个“手工群”,通过在群内领取任务,十分钟的时间就赚了5元“点赞”钱。实实在在的收益与简单的“工作”,让瑶瑶对“张丹丹”充满了信任。而其实,不论是做“手工”还是为某短视频平台账号点赞,都是新型刷单诈骗的前奏,这一切不过是诈骗团伙的烟雾弹,用来骗取瑶瑶的信任,为下一步诈骗进行铺垫。

  ●佣金更高的“销售任务”

  

  “点赞”后,“张丹丹”突然问了瑶瑶一个问题:“您在网络上有网购的经历吗?”瑶瑶立即回到“有啊”。随后,“张丹丹”为瑶瑶推荐了“销量任务”。

  

  所谓“销量任务”,其实就是刷单。“张丹丹”介绍完工作流程后,就为瑶瑶推荐了“派单客服童童”。而骗局到了此刻,身陷其中的瑶瑶还浑然不知,只当是“张丹丹”因与她“投缘”,而提供的“赚钱捷径”。

  

  ●想提现?请做完“连单”再“解冻”

  

  

  在“派单员”指导下,瑶瑶接到了第一个刷单任务:把派单员发来链接中指定商品加入到购物车,然后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进行付款。这一单,瑶瑶转过去了318元,收到佣金15.9元。“派单员”将本金和佣金全额返还给了她。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

  

  第一单刷完后,瑶瑶继续接取任务,分别向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1000元、300元。这两单对方都快速地将佣金和本金返还,瑶瑶一共赚取了佣金100余元。

  

  如果说一开始,瑶瑶只是无聊为打发时间而选择做任务,那现在对动动手指轻轻松松就赚到100多元佣金的她来说,相较于打发时间,后者更有吸引力。随后,瑶瑶继续接单,但和之前不同的是,第四单无法正常提现了。

  

  根据APP内“系统”提示,第四单为连单,瑶瑶只拍下了一件商品,需要再拍2件才能完成,否则不能提现。到了这一步,瑶瑶仍然不知自己早已身陷骗局,只以为是自己操作不当,于是便按照“系统”提示,继续转账刷单。4100元“连单费”、13800元“补单费”、27600元“解冻费”……为提现,前前后后她一共转账了17万元到对方指定账户中。

  

  瑶瑶心慌了,卡里的17万积蓄全投进了进去,却还是无法提现。此时“客服”承诺,再转账7万元就给她提现。“客服”还说,如果没有钱可以去借,并且十分贴心地为瑶瑶列举了各种贷款APP。

  

  02.发现诈骗

  ●老公提醒这是诈骗

  在骗子眼里,只要没有榨干受害人最后一分钱,他们就不会轻易放弃;在受害人眼里,只要能有一丝提现的希望,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瑶瑶虽然迫切地想提现,也去了解了各种网贷,但所幸的是,她并没有去贷款,而是将刷单转账了17万这件事告诉了老公,想让老公给7万元用于提现。

  老公得知这件事后瞬间懵了,他立即告诉瑶瑶,这是诈骗!并将埋在心中快一年的秘密告诉了瑶瑶。

  原来,在2021年年初,瑶瑶老公在网上认识了一名“投资大师”,经过一番聊天后,“大师”取得了瑶瑶老公的信任,并向其推荐了一款“投资APP”。随后,在对方的指导下,瑶瑶老公共转账了7万余元进行投资,结果每当想提现时,对方却以“解冻费”“操作失误”“卡号输入错误”等理由不予提现,瑶瑶老公才明白自己遇到了诈骗。不论是瑶瑶遇到的刷单,还是其老公遇到的网络投资,“无法提现”的话术都如出一辙。

  经过老公的解释,瑶瑶终于醒悟,对提现也不再抱有幻想,而是立即报警。目前,武胜县公安局已立案侦查,案件正在紧密办理中。

  03.警方提醒

  随着公安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不断加强,骗子的手段也进一步“升级”,但本质都是一样的——利用小额报酬作为诱饵,引诱受害人落入陷阱,骗取钱财。大家应该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涉及提前缴纳各种费用,轻松日赚百元等信息应当做到“不听、不信、不传”。

  从兼职手工到做刷单任务

  不管是母婴群内的广告

  还是“张丹丹”“派单员”等

  都是骗子

  他们环环相扣的套路

  甚至打出感情牌博取信任

  都无疑告诉我们

  骗术正在一步步升级

  刷单也由最初的直白“招聘”

  变异成“手工”“点赞”“销量任务”等

  具有非常迷惑性的字眼

  不过骗术虽然万变

  但其本质却始终只有一个

  那就是骗你的钱


原文链接:http://zfw.xzdw.gov.cn/zfjj/xxyd/202203/t20220326_2304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