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榆钱儿饭

时间:2022-05-17 来源:河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

  

  □宋雁龄

  

  清晨,太阳还没有从东方升起,我走在一条小路上,脚下干了的、泛着白的榆钱儿,踩上去沙沙的,软软的。

  一枚一枚的榆钱儿堆积在一起,这时,来了一阵微风,它们被裹挟着、翻滚着向前去。

  榆钱儿是榆树的果实,因为单片形状圆圆的,像一枚铜钱,故得榆钱之名。每年春天,当柳树发芽之后,榆树的枝条上不是先长出叶子,而是先出现褐色的花蕊,花蕊渐渐“绽放”,由绿芽变成绿片,自小而大,直到由单个变成一簇,一串串、肥嘟嘟地挂满枝头。那沉甸甸的劲儿啊,仿佛要把树枝压弯。

  已经记不清第一次吃榆钱儿饭是几岁,只记得母亲念叨着,她小时候吃榆钱儿饭时的清贫。春天的榆钱儿饭,不仅是救命饭,更像是一顿等了一年的大餐。先是渴望,然后是盼望,再到垂涎三尺地爬到树上去捋榆钱儿,这个过程虽然难熬,但是充满了期待和幸福。

  等我再大几岁,每年的春天,都会盼着柳树发芽,小草变绿。巴巴地望着我家大门前的那棵榆树,什么时候能长出榆钱儿。

  我很笨,爬树怎么都学不会。眼看着小伙伴们像只小猴子似的,抱住树,一蹬三踹地爬到树杈上坐下,我只有眼巴巴地把头仰到不能再仰的角度,一脸崇拜地说道,我妈小时候也会爬树呢。

  也有看着小伙伴撸了一兜子榆钱儿,心里着急的时候。于是,我抱紧树干,向上攀爬,无奈只是蹭着向上两三下,终究没有力气,顺着树干又滑到了地面。

  这时,迎接我的,是爬上树的小伙伴肆无忌惮的嘲笑。笑归笑,最后,我还是会得到几枝挂满榆钱儿的枝条,满心欢喜地在树下捋着榆钱儿。

  榆树虽然生长缓慢,但是极易存活。我家门前的榆树就不是专门栽种的。先是一株小苗,长满了榆叶,后来,越长越高,我站在房顶上就可以摘到榆钱儿。

  这之后,我再也不用央求会爬树的小伙伴帮我折树枝了。而是从容地站在房顶上,拽过榆树的枝条,一把一把捋下榆钱儿。时不时,还要往嘴里塞上几口,那滋味儿,甜甜的,满口的清香。等着把近处的榆钱儿捋完,远处的够不着时,捋榆钱儿的工作算做完。然而,又心心念念着榆树的另一侧,眼看着一串串肥美的榆钱儿随风摆动,发出“过几天就长老了,吃不到多可惜”的感慨。

  回到院子里,我把伞状的榆钱儿柄去掉,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最后交给厨房里的母亲。

  母亲把榆钱儿放到篦子上沥干水分,倒进一个大盆,加面粉和适量盐用手抓匀。一粒粒碧绿的榆钱儿沾上白色的面粉,宛然变了另一个模样。均匀摊到蒸锅的屉布上,开大火蒸。我会去剥几头大蒜,在捣蒜器里捣成蒜泥。榆钱儿饭熟了,蒜泥也捣好了,重新放到盆里加上香油一起搅拌均匀。

  直到这时,榆钱儿饭才算做好。而我,早迫不及待地拿着碗让母亲盛饭。

  成年后,生活的城市里榆树很少,榆钱儿成熟的时间也比较晚,更见不到有人吃榆钱儿饭。每年回母亲家,时间都是有限的,又总是不能在春天时回,所以好多年都不曾看到榆钱儿盛开时的样子。最近一次回去,还是一年多以前,就连门前的榆树也不见了踪影。

  榆木疙瘩,长得又慢,离房太近,又爱生虫子,还是砍了吧。母亲如是说。于是,一年一度的榆钱儿饭彻底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

  前几天,我看到身边一位朋友发的一条朋友圈,那是一张用榆钱儿拌了玉米面煎成饼子的图片,配的文字是,“据史料记载,榆钱儿性平、味甘、微辛,具有健脾安神、清心降火、清热利水等功效。对于失眠、食欲不振、咳痰等病都有一定疗效。另据现代研究发现,榆钱还含有大量烟酸、抗坏血酸及无机盐等元素,钙、磷含量较为丰富,还可以辅助治疗神经衰弱、失眠。”

  在什么都讲究疗效的当下,榆钱儿饭像是要回归了。而故乡,终是离我愈来愈远了。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公安局海港分局)


原文链接:http://www.hebeipingan.org.cn/system/2022/05/10/03016052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