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山即景

时间:2022-05-17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

  □陆锋

  鸣沙山,是我在敦煌的偶遇。

  山,积沙成山,一座由沙子堆积而成的山。

  它雄浑、厚重、沧桑,它是被太阳宠爱的孩子,一身耀眼的金黄。我站在山脚下,心中情绪莫名。眼中是你,心中却是海。大海无边,你无际;大海浪漫,你沉稳;大海丰富,你荒寂……多么像生命的轮回——从稚嫩走来,趟过岁月的长河,带着一身流年镌刻的印记,走向壮阔。

  在《旧唐书·地理志》中有对鸣沙山的记载:“天气晴朗时,鸣沙闻于城内。”说是在晴朗干爽的天,风一起,敦煌城内都能听到沙子的鸣响声。

  此时无风,我侧耳细听,只有驼铃一声一声,如清泉滴落在你怀里,漾动你的心弦,不言语。

  骆驼,是沙漠的一部分。

  山脚下有一些骆驼被绳子圈在了一起,它们跪在地上,圆溜溜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看同伴,看看沙漠,独独不看路人。它们安静地跪着,乖巧又温顺的模样。有一只驼队刚出发,几十只骆驼排成一队缓缓前行,闲庭信步,像一座座蠕动的小山丘。远望,山脊上也有驼队,像是给这沙丘的轮廓线上了一圈镶边,让这旷远如西北壮汉的沙漠多了一份精致的神韵。

  我觉得山不算高,索性脱了鞋袜,打算沿着山道上山。沙子粗糙,带着暖意。只是万万没想到,当重物置于沙体上,沙子是会流动的,这种自然现象叫“流沙”。脚踩流沙,如同逆水行舟,进一步退半步。行至半山腰,我已经步履艰难,只能手脚并用,想象自己是一匹骆驼。气喘吁吁登上山顶,我直接瘫软在沙堆上。良久,才有了力气起身看看周围的景,这一眼,却是万年——黄沙万里,浩浩无边。

  人之于天地间,不过一蝼蚁。

  身后,是沙中一弯新月,清澈如初。它是迷失在沙漠中找不到归途的月亮,是看遍了人间沧桑还睁着的一只眼,是嫦娥听了那句“西出阳关无故人”手抖掉落的发簪,是当年丝绸之路军队行过留下的马蹄印儿……月牙泉,温婉清亮,盈盈一脉。水边有几簇薄薄的芦苇,恍然有了几分江南的味道。

  风吹沙响。我坐在鸣沙山上,闭眼聆听,沙呜呜咽咽着开始了它的诉说,声声入耳。你听,是如绵绵白雪落在树叶一般几不可闻的细密之音;你听,是如惊雷阵阵奔腾而至的滚滚之音;你听,是如泥石流摧枯拉朽倾泻而下的轰然之音。是呻吟、是诉说、是呐喊、是咆哮,是西域的颂歌,是大漠的绝唱!

  月牙泉是它亘古以来最虔诚的听众,匍匐在山脚下,听它细细讲述那些被掩埋在黄沙下的金戈铁马、古道斜阳。

  驼铃声渐远,明明灭灭。只有沙鸣声,鸣沙如歌,鸣沙如泣,鸣沙如诉!

  值班编辑:林少颖 审核:方琮 高奇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2/fayuanwenyi_0507/181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