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罗江区:“三资”监管频出新招 全力护航乡村振兴

时间:2022-05-18 来源:四川省监察委员会 作者:佚名

  “老林,你在手机上登录这个平台,就可以看到你们村组的集体资产资源信息了。”在德阳市罗江区金山镇,镇纪委工作人员正在给前来办事的村民林大爷宣传村级“三资”管理平台。

  输入身份证、选择类别、查询……林大爷几个简单的操作后,相关政策、集体资产管理、集体资金使用等详细情况直接相出现在手机上。“这个平台整得好,你看,我们生产队前段时间堰塘的承包费用我都查到了。以前还要跑到村上来看,现在手机登录,村上花的钱一目了然!”林大爷高兴地说。

  

  纪检监察干部指导群众操作使用“三资”管理平台。(杨俊  摄)

  

  让村民夸口称赞的“三资”管理平台,始建于2014年,建立当年就实现了“村财镇管”。为进一步提升监督实效,2020年,区纪委监委牵头推动村级“三资”实行提级监督,“村财镇管”变为“村财区审”,同时推动平台公开化,当地群众可到镇村“三资”管理中心操作平台实名登录,便可查询相关信息。

  今年,区纪委监委再出新招,借助相关机构对村级资产监管的有效做法,探索建立村级“三资”阳光监督机制,不仅将各社区信息录入“三资”平台实行统一监管,产权交易平台上涉及罗江区的村级资产交易信息和“三资”平台信息也同步收录,实时监管。

  以此作为技术支撑和保障,区纪委监委紧盯农村“三资”问题,精准监督、跟进监督,持续助推村级“三资”在阳光下运行。

  不久前,新盛镇纪委工作人员在走访时收到群众反映,称通过村级“三资”平台发现老君村一笔土地承包款领取时间和进账时间相差两年。镇纪委根据这一线索调查发现,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米某某违规操作,将承包商交来的土地承包费存至私人账户,再发放给当地群众。最终,米某某因违规保管和使用集体资金,造成不良影响,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通过‘三资’平台上的数据异动,结合大数据分析比对,区纪委监委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同时,群众在手机端也能实时查看所在村社‘三资’信息,共同参与监督。”罗江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多方协同共建阳光“三资”,不仅能让村级资金、资产、资源动向更透明,还能促进纪委监委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实现更好的监督。“我们将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切实履职,管好用好‘三资’平台,通过构建全覆盖、无死角的‘三资’信息化监督网络,有效消除影响推进乡村振兴和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全力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在罗江落地落实。”罗江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陈勇如是说。(作者:杨俊)


原文链接:http://www.scjc.gov.cn/scjc/dfzf/2022/4/14/ccfdc67d319940e1a63b696b96ad25b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