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被逼成“话术大师”,办理保号套餐不该这么难

时间:2022-05-24 来源:内蒙古长安网 作者:佚名

  手机通讯套餐费升上去快,降下来难;手机保号套餐,更是出了名的难办。

  据中新经纬报道,不少人找运营商的客服办理保号套餐时,困难重重。保号套餐是指运营商的最低消费套餐,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都没有取消最低消费,并且可以网上办理。比如,某运营商的最低消费是8元,包含了30分钟语音通话,200MB的流量。

  但不少人办理保号套餐时,却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劝退”话术。

  “需要机主本人携带身份证原件到归属地自有营业厅办理”“需要预存300元话费”“这个套餐已经没了”……总之,就是要让用户打消换“低价套餐”的念头。以至于消费者不得不采取应对“战术”,如进行投诉,或者“不办就携号转网”等来对抗客服的“劝退话术”。

  消费者有权利根据自身的需求调整、更换套餐。哪个套餐更符合自身情况、更实惠,就用哪个套餐,这本是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

  但如今,消费者还要下功夫、做功课,甚至需要想出一套新的话术与客服周旋一二,这本身就是额外的“麻烦”。这也凸显出来消费者面对信息差时的窘境,以及运营商不真诚的态度。

  不仅如此,这种做法还面临侵权的风险。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运营商客服人员以技术手段或业务要求为借口,限制或阻碍用户调整套餐,事实上剥夺或限制了用户的选择权。运营商的行为还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

  追根究底,花式“劝退话术”,凸显出来的还是电信运营商对于“用户主动更换低价套餐”这一消费行为的消极态度。这背后虽然有业绩KPI的要求,但从根本上来看,运营商保证业绩KPI不应该是用“骗”,而应该从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上下手,通过推出性价比更高的套餐、靠更良好的用户体验留住用户,“有口皆碑”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鉴于此,监管层面不能仅仅停留在消费者投诉一起,处理一起,还需进一步明确细化规则,确保保价套餐办理渠道的顺畅,对于限制或者阻碍用户调整套餐的行为,应该坚决予以处理。

  


原文链接:http://www.nmgzf.gov.cn/xwsp/2022-05-24/563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