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之际,《法治日报》头版推介邵阳“一村一辅警”机制

时间:2020-12-29 来源: 作者:

  

  

  

   12月19日,《法治日报》头版倒头条刊发题为《基层治理“流动探头” 群众身边的“守护神”----邵阳创推“一村一辅警”农村警务机制》的通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之际向全国推介邵阳公安首创的“一村一辅警”机制,受到广泛关注。

  全市共329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辅警工作站,每村配备一名辅警,身兼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情报信息采集员、法律政策宣传员、便民利民服务员、警务下沉联络员、交通安全协管员、乡村义务消防员八大职能,全力助推平安乡村建设和基层法治建设,实现了广大农村治安秩序好、安全防范好、法治宣传好、服务群众好、警民关系好的“五好”工作目标……近日,《法治日报》记者在湖南省邵阳市采访时获悉,邵阳创推的“一村一辅警”农村警务机制不仅被纳入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在全国推广,而且入选了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邵阳市是湖南省人口第一、面积第二大市,70%以上是山区,70%为农村人口,辖7县2市3区,10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有3个。农村地域广阔、经济基础薄弱,是全省社会治安管理难度最大的地市之一。

  “如今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可用于群防群治的力量明显不足,农村基层治理力量相对减少,民间矛盾纠纷调解、特殊人员管理服务任务与治理力量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基层警力不足和新形势下打击、防范、维稳的任务越来越重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增强农村基层安全稳定的呼声日益强烈。”邵阳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谭学军介绍,为系统解决上述矛盾,邵阳市委、市政府高站位决策、高级别推动,部署开展了“公安消防三年大建设行动”,投入11亿元实施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三年行动,体系化布局“一村一辅警”工作,对全市共3299个行政村建立辅警工作站,每村配备一名辅警。

  对于驻村辅警,不仅明确了其“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情报信息采集员、法律政策宣传员、便民利民服务员、警务下沉联络员、交通安全协管员、乡村义务消防员”等“八员”的职责定位,而且围绕统一招录、教育培训、日常管理、考核评估等环节,建立了一系列规范的工作制度并不断优化完善,自主开发数字化“一村一辅警”管理平台、手机App掌上警务平台,有效促进辅警队伍战斗力和管理效能的提升。

  “一村一辅警”机制实施后,邵阳市165个农村派出所的平均警力从6.8名提升到19.9名,有效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的矛盾,延伸了治安管理触角,打通了农村基层警务“最后一公里”。近3年来,邵阳市农村刑事警情数、治安警情数同比分别下降35.83%、19.59%,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1.8%,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邵阳全市“一村一辅警”共走访群众130万余户,开展法治宣传11万余次,为群众办实事7万余次,调解矛盾纠纷1.2万余起,协查行政案件1696起1998人,协破刑事案件355起,打击处理438人,协助抓获吸贩毒人员261人,化解民转刑案件317起,协助交通管理4万余起,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7万余起。

  


原文链接:http://gat.hunan.gov.cn/articles/19/2020-12/65848.html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