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假意付款企图“瞒天过海”,终被法官严厉训诫

时间:2022-09-14 来源:内蒙古长安网 作者:佚名

  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话题,尤其是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备受瞩目,无论是支付技术还是使用群体,都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目标。不过,移动支付在为国人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些许烦恼。

  比如,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的王某就动起了“歪脑筋”。

  前段时间,巴林左旗人民法院曾受理了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该案经法庭调解后,被告王某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向原告物业公司 “支付”物业费1800元,随后向物业公司出示了付款截图。

  然而,后经物业公司财务部门多次核账,发现公司并未收到该笔物业费,由此怀疑被告王某可能是用提前准备好的付款截图“瞒天过海”。

  近日,原告物业公司又以不当得利纠纷再次将被告王某诉至巴林左旗人民法院。

  9月6日,该案在巴林左旗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过程中,经法官询问,被告王某主动向法官承认其存在假意扫码付款的行为。

  “我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物业服务的不满,气愤之下所以才动起了歪脑筋,我知道自己错了,请求法官给我一次机会。” 被告王某在庭审中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径,积极向原告道歉后取得了原告谅解,随后当庭支付了1800元物业费。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一般是3000元以上,虽然你涉案金额较小,但是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公序良俗,同时也触碰到了法律红线。”鉴于被告王某并非恶意,且态度诚恳,同时原告也表示不再追究,本着教育为主的原则,承办法官王晓娟在庭审中对其进行了严厉批评和警告。

  法官提醒:移动支付确实方便,但是请不要耍小聪明挑战法律底线!在收付款时,各位网友一定要及时检查有没有收到款、是否支付成功,以免带来损失和纠纷。同时,摆放收款二维码不要脱离视线,注意看管,每天检查,以防被覆盖、更换等。

  


原文链接:http://www.nmgzf.gov.cn/pfxt/587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