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团结奋斗的社会共识

时间:2023-02-01 来源:内蒙古长安网 作者:佚名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尽最大努力谋求共识,在更大范围凝聚共识,才能引导社会各方面同舟共济、携手前行,以“想在一起”的共识,激发“干在一起”的动力,把“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凝聚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合力。

  国家需要价值导航,社会需要共识引领。改革发展的实践表明,什么时候社会共识坚如磐石,什么时候就能释放发展活力、激发改革动力。着眼当前,无论是落实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还是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回升,都更需要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以广泛共识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同舟共济者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同、意见看法各异。但越是意见不同、诉求不同,越是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凝聚起各方面高度认同的社会共识和价值规范,才能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众志成城共同迎挑战、携手并肩一起向未来。

  现在,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不断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整个社会日益树立起对未来发展的正向预期和坚定信心。同时也要看到,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运行总体回升,仍然需要做大量工作。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要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以思想上的同心同德激发行动上的共同奋斗。以坚实的社会共识引导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就一定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奋力实现既定目标。

  共识如同社会大厦的思想支柱,因为有广泛的共识,社会才成为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善于凝聚共识,更好聚拢人心,就能握指成拳、合力致远。在广泛社会共识的基础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力量,一定能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原文链接:http://www.nmgzf.gov.cn/xwsp/2023-01-18/612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