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安:墩头镇下好三步棋,多元解纷促和谐

时间:2023-05-24 来源:江苏长安网 作者:佚名

  

  

  为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海安市墩头镇聚焦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勤走访、解难题、求实效,不断织密“庭+所+村”的多元解纷服务网,全力打通定分止争“最后一公里”。

  挨门逐户,下好“先手棋”,隐患预警“零盲区”

  

  “杜渐防萌,慎之在始”。一直以来,墩头镇坚持预防优先,化解在前,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第一时间了解网格内人、事动态,借助社会治理综合服务智能化平台,做好信息收集、案(事)件受理、研判预警和流转交办工作。积极开展“法治体检”服务,时时关注辖区企业生产经营情况。3月以来,协同联动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等单位,向企业发放《法律服务需求调查表》20余份,收集起草审核合同、追讨清理外部欠款、完善劳动人事制度等各类法律需求50多条,更加精准地掌握企业法律症结所在。

  庭所共建,下好“联手棋”,矛盾化解“零时差”

  

  “太谢谢你们了,问题解决了,我心中的大石头总算是落地了。”前不久,在墩头法庭、司法所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终于得到完美解决。

  像这样受惠于“庭所共建”工作机制的群众还有许多。去年开始,海安市墩头镇积极探索“庭+所+村”的联动共建新模式,及时调解矛盾,为群众提供更加可触可及的纠纷化解服务。在调解过程中,各方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注重既“讲里子”又“给面子”。法庭从专业角度理清案件脉络,判断法律责任;村委会结合村规民约,从德治角度帮助双方钝化矛盾;司法所利用“推拿按摩”调节法,将双方诉求向中间靠拢,慢慢达成共识。截至目前,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涉及人身损害、承包纠纷等多种类型,极大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多元助力,下好“跟进棋”,氛围营造“零距离”

  

  在积极做好矛盾化解同时,墩头镇也十分注重后续服务跟进,在全镇积极营造和谐善治的良好氛围。结合“青蓝对接”活动,组织法律顾问、专职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开展交流,在日常矛盾化解的实践锻炼中,培养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金牌“解纷人”。通过拉横幅、发传单等多种形式,积极营造知“枫桥经验”、学“枫桥经验”、用“枫桥经验”的良好氛围。

  海安市墩头镇将继续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特色,做好源头治理、共建共享、服务跟进,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矛盾化解有效闭环,为社会平安稳定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jszf.org/zyyg/jscawq/nantong/202305/t20230518_866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