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的非遗需要有形的承载

时间:2023-06-07 来源:新疆平安网 作者:佚名

  

  近日,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下简称“新疆非遗馆”)的奠基仪式暨开工典礼在乌鲁木齐举行。从设计图纸到破土动工,这座令人期待的“宝藏”展馆年底将完成主体建设;从无形到有形,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也必将璀璨绽放。

  在文化保护传承的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表达相对的含义,从字面就不难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种特点,它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就更为复杂、难度也更大,需要通过有形、有感、有效的载体,来承载和表现这些内涵丰富、意义重大的宝贵遗产。

  新疆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的地区,在天山南北,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的历史长河中孕育的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中华文化的瑰宝。截至目前,新疆有非遗代表性项目5425个,其中3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94个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315个入选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分布广泛、内涵丰富、体量巨大的文化瑰宝需要一个集中固定的场所来保护、传承、展示。据报道,建成后的新疆非遗馆不仅将完整呈现新疆非遗的全貌,展示非遗记录保存成果,更集活态展示、传承教学、互动体验、研学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多种功能于一体,无疑是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认同的又一文化大观。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而新疆非遗馆恰如其分地对“百川汇流”进行了具体而生动的演绎。展馆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细节上饱含深意的构思、建设企业对“文化润疆”项目的社会责任担当已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再试想场馆建成揖客之际,一室之内便可以聆听玛纳斯古朴悠远的吟唱、可以目睹艾德莱斯绸在丝线与飞梭的交织中延伸、可以感受那达慕热烈激情的氛围,甚至可以自己动手,让一张桑皮纸在反复捶打中成形、让一块柔软的面团在馕坑里变得焦香——徜徉在如此琳琅满目的文化宝库中,怎能不感慨中华文化是如此博大包容、各民族的心血智慧凝结成的瑰宝是如此富有魅力,更会感动于中华文化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通过新疆非遗馆这样的有形承载,中华文化共同性将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参观、交流、体验的过程,就是一场场文化的春雨,必将滋润着各族游客的心田,让中华文化牢牢扎根、叶茂根深。


原文链接:http://www.xjpeace.cn/content/2023-06/05/content_460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