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里的光阴

时间:2023-06-14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

  □钟娴

  小时候,家附近有口老井。井水清澈,入口回甘。周围邻里都用吊桶打水煮饭饮用。更有甚者,一桶水提上来,便用手捧了直接泯上两口。

  打水是个技术活。将系着棕绳的吊桶放入井中,触到水面后,把棕绳往侧面用力甩,吊桶的口便朝下了。这时再抖动棕绳,吊桶便灵活地翻动,盛水。若桶里的水没有装满,只需将吊桶稍稍提起再快速放下,吊桶就没过井水了。这时再把吊桶提上来,便是一桶满满的水。但有时,遇上两户人家的吊桶同时提上来,吊桶在井里磕磕碰碰。镊钩没扣好,桶就会脱开镊钩掉到井里去。铁皮桶落井里了,橡胶桶也落井里了。

  王大伯有条系着尖头铁钩的长粗绳,专门用来捞桶用的。桶掉到井里了,人们便去找王大伯借绳。可是把绳子放到井里后,无论怎么钩,就是捞不到桶。有时好不容易钩到了吊桶的卷边,一不留神,吊桶又掉了下去。只得请王大伯亲自跑一趟。王大伯从不推辞。他来到井边,先趴在井台上仔细打量一番,又换个位置蹲在井沿旁,伸长脖子向下俯视,然后便把系着尖头铁钩的绳子放到井里。片刻功夫,尖头铁钩就咬住了吊桶上的粗铁丝弯钩,掉在井里的桶便都捞上来了。人们啧啧称赞,王大伯打捞的功夫实在过硬。有人要给酬金,王大伯连连摆手,邻里之间,多大点事。但若有人递两根纸卷的烟,王大伯却是欣然接受。

  记忆里的夏天,出奇的炎热。有汉子提着吊桶带着毛巾脸盆来到井边打水洗脸,冰冰凉的井水如清风拂面,备感凉爽。吃西瓜解暑是常有的事。邻里们约好一般,今天张家买个西瓜,明天李家买个西瓜放到自家装了井水的桶里。吃过晚饭后,人们便迫不及待地手持蒲扇拖着拖鞋把家中的竹椅搬出来纳凉。那日买西瓜的人家,便把浸在井水里的西瓜从桶里捞起来,切成块状。浸了大半天井水的西瓜带着井水天然的凉气,吃在嘴里透心凉,让人欲罢不能。小孩一拿到西瓜便迫不及待地啃起来。吃相狼狈,下巴、衣服上尽是星星点点的西瓜汁。一些大人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便把分到的西瓜又拿给孩子。转身回屋把井水烧沸泡了土茶叶端出来消暑解渴。

  冬日里去打水,井里会升起腾腾热气。打上来的水竟是暖的。暖得终日围着许多妇人在井边洗衣洗菜洗家什。

  自从搬家后,就再没能回去看一眼浇灌了我童年的老井。但那一段与老井有关的光阴,却始终在我的记忆里萦绕。

  值班编辑:林少颖 审核:方琮 高奇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3/fayuanwenyi_0601/3125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