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司法所”,近千“冤家”握手言和

时间:2024-01-24 来源:广东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nEO_IMG_p1-“法庭_司法所”,近千“冤家”握手言和 .jpg

  “你家的墙不能建在我家地上!”

  “说好的每家各一半,怎么变成你家的地了?”

  前段时间,潮州饶平县新丰镇下葵村原本团结和睦的一对近邻,却因旧房改造引发纠纷,争执不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越来越多村民回归家乡投身建设热潮。与此同时,发家致富的村民纷纷拆旧居建新房,随之带来宅基地使用范围争议、相邻权纠纷等。

  饶平县人民法院饶洋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庭所共建”模式作用,与新丰镇司法所共同构建联动联调机制,指导人民调解员寻求纠纷最优解,不仅促成双方矛盾实质性化解,还为类似纠纷妥善解决提供了示例。

  老屋改造动了谁家的墙?

  饶平县北部地处山区,地少人多,农村宅基地用地紧张。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节约土地,村民多并排合建共用墙壁,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大家纷纷改造老宅以改善生活。

  张某焕与张某国约定拆掉共用的一面非承重墙,在原址新建两面墙,各归两家,原墙宽36厘米,新墙各宽18厘米,由于拆墙对张某国房子的墙体和屋顶砖瓦造成破坏,作为补偿,新墙修建、屋顶复原费用全由张某焕负责。

  就在旧墙拆除、新墙奠基后,张某国却反悔了,认为36厘米的墙和墙下的宅基地全是自己家的,张某焕不能占用。

  nEO_IMG_p2-“法庭_司法所”,近千“冤家”握手言和 .jpg

  双方矛盾愈演愈烈,扬言要打官司。村调解委员会第一时间介入调解,但因法律关系复杂,数次沟通无果,只能求助新丰镇司法所调解员詹焕辉。

  经过一番调查了解,詹焕辉发现双方各有道理,前期谈好却中途反悔有违契约精神,但墙是张某国先建的,要求全部所有权也有合理性。

  但是,一边不想重新打地基,一边不想让墙,到底怎么样协调妥善解决呢?

  苦恼之中的詹焕辉想到了饶洋法庭与镇司法所的庭所共建机制,双方在诉源治理、基层治理、普法宣传上开展深度合作,平时法庭常就家事纠纷、借贷纠纷的调解给予人民调解员专业建议,尤其是在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化解上提供关键性法律支持。

  nEO_IMG_p3-“法庭_司法所”,近千“冤家”握手言和 .jpg

  詹焕辉向庭所共建微信工作群里发送了一条求助信息,马上收到饶洋法庭庭长杨文忠的回复。

  消息一来一回之间,杨文忠向詹焕辉道明双方的宅基地使用权没有确权,共墙虽然由一方先建,但法律上并无明确归属,“如果打官司,两边都没有证据,谁也赢不了,不能实质性解决矛盾。”

  法理情相融促近邻和解

  “尽快把缺墙的房子补起来,把新房建起来,这是我们的目标,最好的办法还是找准双方利益平衡点进行调解。”杨文忠给詹焕辉指明调解方向,并建议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乡贤一同调解。

  饶平县城客家宗族文化浓厚,当地老乡贤备受尊敬,善于团结族人。饶洋法庭充分激活基层调解力量,积极培育乡贤纠纷化解机制,靠前指导乡贤就地化解冲突。2023年,乡贤参与成功化解纠纷14起。

  nEO_IMG_p4-“法庭_司法所”,近千“冤家”握手言和 .jpg

  詹焕辉找到下葵村颇有威望的老乡贤张金溪,合力组织双方面对面协商,詹焕辉从法律的角度为两家分析利弊:“法官说你们都没有确权,打官司谁都赢不了,时间还很长,这边房子还缺墙漏风呢,那边新房还没建起来,再耗着,受损失的是你们自己啊!”

  看到两人态度有所缓和,张金溪紧接着在乡族情谊上做工作:“你们两家往上数五代都是一个宗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要让父老乡亲看笑话。”

  “你们各退一步,阿国让出18厘米墙,阿焕适当多补偿一些,这事就和气解决了嘛。”詹焕辉接着说。

  在詹焕辉和张金溪的共同努力下,双方接受了这一提议。

  詹焕辉认真核算让地补偿以及建墙人工费、材料费、房屋损失费,为确保调解成功,詹焕辉专门向杨文忠请教补偿数额是否合理合法,杨文忠根据以往判例并结合当地物价,充分肯定詹焕辉的方案。

  2023年11月26日,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共墙36厘米,张某国让出一半,两家各得18厘米,张某焕给予张某国让地补偿3万元,以及建新墙的全部费用3.5万元,共6.5万元当场付清。

  近年来,饶平县城农业产业质效不断提升,老百姓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各村居纷纷进行老宅改造,然而在改造过程中,越来越多邻里和宅基地纠纷随之而来。

  “像这样由旧房改造引起的纠纷,去年我们这里有20多起,都通过法庭指导圆满化解了。”詹焕辉介绍道。“由于涉土地纠纷的法律法规比较细致繁琐,且更新速度快,需要专业法律支持才能妥善化解矛盾。”

  nEO_IMG_p5-“法庭_司法所”,近千“冤家”握手言和 .jpg

  上述案例,是饶洋法庭指导人民源头化解纠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饶洋法庭积极探索“法庭+”解纷模式,与辖区内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协调联动,充分运用“老乡贤”基层调解力量,形成源头预防、多元化解的前端治理路径。

  随着基层社会治理深入推进,饶平法院6个法庭依托党委社会综合治理大格局,探索将法庭工作与辖区内地域特色、产业特点相融合,打造“一庭一品牌”,将司法“触角”延伸至村、镇、场,有效引导基层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2023年以来,借助庭所共建联调机制,饶平法院累计成功化解各类纠纷986件,近五成纠纷在诉前得到化解。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xwdt/qmyfzs/content/post_43379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