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法院2023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及优秀司法建议发布

时间:2024-01-31 来源:四川长安网 作者:佚名

  成都法院2023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及优秀司法建议发布

  

  开发商负债超73亿元 “预重整”助停工项目“复活”

  

  成都某商住项目资金链断裂,开发商负债超73亿元,存量资产评估仅13亿元,部分项目因无续建资金全面停工,法院如何助力项目复工?1月25日,成都中院发布成都法院2023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及优秀司法建议,上述案例便是其中之一。

  

  成都某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置业公司)主要资产为成都高新区“某国际花园”项目,该商住项目于2013年立项,规划分三期开发建设。2019年10月起,开发商因担保积债原因,资金链断裂,负债超73亿元,存量资产评估仅13亿元,无法为一期项目部分业主办理分户产权证书,亦无法为二期项目缴纳维修基金等费用并办理楼栋产权证书,三期项目更因无续建资金而全面停工。2021年6月,债权人因某置业公司无法履行到期债务向成都中院申请对某置业公司进行破产重整。审查期间,债务人申请对某置业公司进行预重整。

  

  成都中院在审理过程中,分三步化解房地产停工项目纠纷,即:及时梳理优质资产、分割处置企业存量资产、妥善平衡债权人利益。2021年9月,成都中院决定同意某置业公司预重整申请,并确定临时管理人对某置业公司债权债务进行梳理,通过全社会公开招募锁定意向投资人。2022年1月,成都中院依法裁定受理某置业公司破产重整申请。重整过程中,法院指导某置业公司管理人完成多轮谈判,推动某置业公司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重整计划草案》。2023年4月26日,管理人向成都中院提出申请,请求批准某置业公司重整计划。次日,成都中院依法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同年6月,“某国际花园”项目正式复工。

  

  记者了解到,“某国际花园”项目是成都首批依法适用破产程序化解房地产停工项目纠纷工作试点项目之一。该案以“预重整”方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高效促成项目复工续建,一揽子化解因停工烂尾导致的各类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广大购房群众交房办证的合法权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市破产法学会会长徐阳光在点评此案时表示,某置业公司破产重整一案系以“预重整”方式进入重整的涉停工项目案件。成都中院能动司法,与政府各职能部门协同发力,充分发挥了“府院联动”机制作用,结合案涉企业资产现状灵活运用市场化方式,多渠道充分沟通实现债权人利益平衡,打通环节、走通程序,确保了破产制度的充分有效实施,高效完成投资人招募、资产处置、业主办证,切实维护了广大购房群众交房办证的合法权益,促成企业新生、项目复工。该案在优化营商环境、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实现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高度统一,具有示范性效应。

  

  记者还看到,此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包含3件刑事案件,涉及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打击违规不披露重要信息、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4件民商事案件,涉及妇女权益保护、非法采矿公益诉讼、数字藏品知识产权保护、破产方式化解房地产停工项目纠纷;2件行政案件,均为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处罚案件;1件执行案件。

  

  十份优秀司法建议涉及促进成渝两地旅行社规范经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完善工商登记材料范本、优化仲裁调解案件审理、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防范虚假及恶意诉讼、强化娱乐场所治理、规范网络平台道路运输经营、夯实大运会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冰玉 实习生 林贞茹)

  


原文链接: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fzsc/20240126/28368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