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化宣传更接地气——果洛州玛多县司法局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广场

时间:2024-10-11 来源:青海司法行政网 作者:佚名

  

  

  美好生活,始终需要法律相伴。8月29日,“平安建设看青海”果洛行采访组一行来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走进玛查理镇噶丹村法治文化广场,被广场上的法治元素和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深深吸引。

  “一幅幅宣传画颜色鲜艳、画面生动,把法律知识绘在墙上,这样的形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家住噶旦村二社的牧民格求指着法治文化墙上的绘画说。

  “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玛多县司法局通过融入式的打造,将法治文化与广场紧密融合,有力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玛多县委政法委、玛多县司法局联合打造了具有玛多特色的噶丹村法治文化广场,这不仅是玛多县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一项举措,也是法治玛多建设的新亮点。

  玛多县司法局局长尕桑卓玛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实地查看选址,依托现有场所资源,精心设计,将噶丹村前的一处空地打造成了一个特色鲜明、氛围浓厚的法治文化广场。既是休闲健身的广场,又是普法宣传的大舞台,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普及法律常识、宣传法治文化,让群众在休闲中感受法律、在娱乐中领悟法理,使法治文化宣传更接地气,在玛多县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我家就在广场旁边,没事就来广场上健身,顺便看看法律书籍,只有知法、懂法,遇到事才不会蛮干。”牧民多杰说道。

  记者一边走一边观察,发现噶丹村法治文化广场在法治规划设计基础上,注入了大量的法治文化元素,设立的22块法治宣传栏中包含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新时代法治宣传要素,直观展示了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实现了广场与法治元素的深度融合、法治宣传与法律学习的紧密结合,让群众能够在休闲健身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法治理念,为更高水平的平安玛多、法治玛多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保护生态环境,就像保护我们自己的眼睛一样……”当日下午,玛多县司法局正在噶丹村法治文化广场上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多杰卓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讲解黄河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活动中,工作人员还为群众发放了有关民法典和法律援助、公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宣传资料,以及各种普法宣传品。同时,邀请律师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群众纷纷表示,以后会投入更多精力学习法律知识,带动身边人共同提高法律素养,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玛多县司法局玛查理司法所所长杨柔卓玛说,“我们将持续推动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和日常习惯,赋予玛多县充沛的法治文化生命力。”

  法治宣传教育既要常抓不懈,更需守正创新。今年以来,玛多县司法局持续加强普法宣传和特色法治文化建设,以宪法、民法典为宣传重点,持续创新宣传形式,激发法治文化创作活力,丰富法治文化作品形式,提升法治文化作品质量,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法治文化精品,切实增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法治文化需求。据了解,玛多县依托法治文化广场,已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4场次,受教育58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册2万余份。

  “今后,玛多县司法局将继续秉承‘法护民生’理念,以法治、平安、和谐为载体,以法治文化为核心,突出法治素养,弘扬法治精神,真正实现群众‘抬头见法、驻足学法、心中有法’,为玛多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尕桑卓玛说。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409/t20240924_1246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