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创新教育矫治

时间:2024-12-24 来源:司法部 作者:佚名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石飞

  《法制与新闻》见习记者陆敏

  法治日报通讯员罗文超

  “每一个戒毒人员都是有独特故事和需求的个体。”看到戒毒人员小张脸上日渐露出笑容,云南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矫治科科长饶春梅对《法治日报》记者说。这是该所采取“三个梳理”“三项融合”“三场比赛”的“3+3+3”模式,为戒毒人员精准疗心病的实践经验。

  随着该所教育矫治工作措施不断精准、队伍不断专业、成效不断凸显,报送的经典戒毒案例已被中国法网采用68篇,其中7篇入选全国精选戒毒案例。

  小张之前是一名篮球运动员,在一次娱乐活动中吸食麻古导致吸毒上瘾。送戒后,小张性格执拗、从不说话,戒毒警察对小张进行个别谈话后收效甚微。

  为帮助小张重拾生活信心、回归社会,他所在大队与教育矫治科联合制定个性化戒治方案。最终,在戒毒警察帮助下,小张重拾篮球梦,积极投入康复训练和戒治生活中。

  “只有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吸毒原因和心理需求才能对症下药,精准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饶春梅介绍,云南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创新开展“3+3+3”工作模式,首先强调“对戒毒人员全面梳理、对大队工作深度梳理、对改进策略系统梳理”的“三个梳理”工作法,旨在制定针对化、个性化教育戒治方案。

  该戒毒所还要求戒毒警察不断自修内功,通过开展理论与实践融合、内部与外部融合、传统与创新融合的“三项融合”工作法,运用创新谈话技巧与方法,与戒毒人员共同探寻个性化解决方案。截至目前,该所戒毒警察已先后对戒毒人员开展个别谈话3986人次,做到深入交流不留死角。

  “实效性是衡量教育矫治工作的重要标准。”云南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张雪波说,该所通过经常性组织开展“三场比赛”,为教育矫治工作注入强大动力与活力。在情景化个别谈话教育竞赛中,参赛戒毒警察通过深入剖析,与戒毒人员共同探寻个性化解决方案,有效提升戒毒警察个别谈话教育业务水平与实战能力;课堂化教学(精品视频课程)竞赛期间,参赛戒毒警察所授课程需涵盖戒毒人员思想教育、文化学习、身心健康等多方面,有力引导戒毒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激发他们积极向上、追求新生的内在动力;个别教育方案竞赛则充分调动全所戒毒警察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思维,将日常教育矫治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考相结合,精心撰写并提交具有创新性、指导性与可操作性的个别教育方案。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xszx/fzgzjdgl/202412/t20241211_5109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