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

时间:2024-12-24 来源:山东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一、政策背景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推动普法责任制落到实处,引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法治意识,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出台目的

  《指导意见》的出台以落实“八五”普法规划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普法工作机制,教育引导全省中小学生从小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习惯。

  三、起草过程

  一是开展评估论证。广泛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建议。结合各层级各方面意见,对《指导意见》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度设计、主要措施、预期效果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充分论证和评估。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成立工作专班,认真梳理司法部、教育部相关规范性文件中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规定,充分借鉴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好的制度设计和做法。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广泛征求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各方面意见,在司法厅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多次征求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意见建议;两次召开专家论证会,研究吸收意见建议。四是严格合法性审查。严格按照规范性文件要求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对《指导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四、重要举措

  《指导意见》共有十个方面重要举措,主要从建强队伍、优化课程、丰富活动、文化建设四个维度对全省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进行加强。建强队伍方面。一是聚焦法治副校长履职尽责。明确法治副校长开展履职活动的最低频次、考核办法。不断扩大法治副校长外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配备“法治班主任”。二是聚焦教师队伍法治教育能力。教育行政部门从招聘、培训、继续教育等环节,不断配齐配强具备法治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优化课程方面。三是聚焦法治课程质量。明确通过情景式、启发式、项目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增强法治教育吸引力和实效性。四是聚焦法治实践教育。明确每学生接受法治实践教育的最低频率,制定配备法治资源教室的目标。五是聚焦法治教育活动。依托国旗下演讲、开学第一课、主题团队日、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载体,举办“学宪法讲宪法”“尊崇宪法 每日晨读”活动,实现法治教育活动常态化。丰富活动方面。六是聚焦“以案普法”。明确了每年选择一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典型案例,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各类媒体平台进行展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七是聚焦优秀法治文艺作品。明确继续实施“法润齐鲁创作扶持计划”,征集并巡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优秀作品。八是聚焦禁毒宣传和公益课展播。明确要组建禁毒戒毒法治宣讲团队,开展预防“笑气”等成瘾性物质滥用宣传教育。文化建设方面。九是聚焦“两个基地”。明确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和各类载体阵地,加大社会面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营造。十是聚焦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明确了各学校建设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和载体。

  


原文链接:http://sft.shandong.gov.cn/articles/ch07575/202412/575bbf90-564a-4284-aed3-80d1bbdc59d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