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千佛洞石窟转危为安

时间:2025-01-02 来源:山西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第一期修缮工作已完成,屋脊灰塑开裂、局部屋面坍塌等问题已整改,文物现状和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近日,山西省交口县检察院检察官与“益心为公”志愿者、县政协委员一同来到山神峪千佛洞石窟,查看检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照这个修复进度,千佛洞很快就能恢复以前的模样了!”交口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位于交口县山神峪村的千佛洞石窟,始建于元代,因洞内雕有1055尊佛像而得名。洞内佛像最高者1.5米,最小者仅14厘米,因雕工精细、躯体比例协调,2019年山神峪千佛洞石窟被国务院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个鲜有人涉足的地方,承载着三晋大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因地质灾害、自然风化和年久失修等原因,相关建筑物逐渐出现断裂、垮塌等情况。今年8月,交口县检察院收到线索,称千佛洞因长期缺乏管理,破损严重。该院遂派员实地勘查,使用无人机航拍取证,调取文物档案等,并走访咨询有关人员及该院聘请的文物保护领域特邀检察官助理。在梳理出文物受损基本情况及保护监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后,交口县检察院决定立案。

  如何进行科学修复?今年9月,该院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交口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县文化和旅游局、石口镇政府及文物保护专家参加。会上,检察官通过幻灯片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千佛洞损毁现状。“我们希望能尽量保留原貌,同时能增加部分安全设施,以保障千佛洞及对外开放后游客的安全。”千佛洞相关负责人说。

  经商议,与会人员达成共识,由该县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并争取资金支持,协力对千佛洞进行修缮保护,同时由该县文化和旅游局会同石口镇政府加强日常巡查维护。会后,交口县检察院依法向该县文化和旅游局制发检察建议。

  “考虑到气温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计划分两期开展修缮施工。”该院检察长呼静波介绍。

  


原文链接:http://www.sx.jcy.gov.cn/jcxwlm/mtbb/202412/t20241231_678236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