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期间与期限相关规定科普

时间:2025-02-25 来源:法制内参编辑部 作者:

民事诉讼期间与期限相关规定科普

在打官司的过程中,时间规定十分重要,它关乎着当事人的各项权益能否顺利实现。今天,全国法制调研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和第八十六条,为大家详细讲解这些时间相关的法律知识。

首先是第八十五条,期间分为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比如说,法律规定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是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这就是法定期间;而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当事人提交补充证据的时间,这就是指定期间。期间是以时、日、月、年计算的,并且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比如法院通知当事人在 5 月 1 日上午 9 时来领取判决书,从 5 月 2 日才开始计算上诉的 15 天期限。如果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就以法定休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假设上诉期限的最后一天是 10 月 1 日国庆节,那上诉期限就顺延到 10 月 8 日。另外,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提醒大家,一定要留意这些时间细节,避免因时间问题导致权益受损。

再看第八十六条,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不过最终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例如,老李因突发重病住院,错过了提交答辩状的期限,等他病好出院后,在障碍消除的十日内,就可以向法院申请顺延期限。全国法制调研中心一直关注着这些法律规定在实践中的运用,保障公民在诉讼中的合法权益。

了解这些规定,能让大家在参与民事诉讼时,更好地把握时间节点,维护自身权益。要是遇到相关问题,及时咨询专业人士。全国法制调研中心也会和大家一起,让法律知识服务生活,维护公平正义。

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招募特邀编辑,关注廉政信息,舆情动态,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欢迎您加入010-56212745

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