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延期开庭审理规定

时间:2025-03-10 来源:法制内参编辑部 作者:

民事诉讼延期开庭审理规定

打官司的时候,有时候会碰上延期开庭审理的情况。今天,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给大伙讲讲。

要是必须到庭的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来不了,就能延期开庭。比如在一场遗产继承纠纷里,关键证人突然生病住院,没法按时出庭作证。这证人的话对案子很重要,属于必须到庭的,因为生病这正当理由来不了,法院就会决定延期开庭,等证人病好了能出庭了再审理。

当事人临时提回避申请,也可能导致延期开庭。就像在一场合同纠纷案件里,开庭时原告猛地发现审理法官和被告是亲戚,怕影响公正审判,当场就提了回避申请。法院得花时间审查这申请,就会决定延期开庭,等处理好回避申请,再定新的开庭时间。

另外,需要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要补充调查时,也会延期开庭。比如在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庭审时原告发现新证据,对案子走向很关键,得调取。法院为了把案子查清楚,就会延期开庭,等新证据到手再接着审。还有其他该延期的情形,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一直关注这些规定在实际诉讼中的实施,确保案子能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审理。大家要清楚,延期开庭是为了让案子判得更公正。要是碰到相关问题,赶紧咨询专业人士。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也会和大伙一起,让法律知识更好地服务生活,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

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招募调研员,关注廉政信息,舆情动态,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欢迎您加入010-56212745

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