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工筛”到“智能查” 数字模型让抚养费告别“拖延症”

时间:2025-08-05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近日,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检察院引入“未成年人抚养费执行活动民事检察监督”数字检察模型,办理了一起涉及未成年人抚养费的案件。

  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时,发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母亲存在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检察官多次与孩子的母亲沟通,督促其支付抚养费。最终,对方支付了孩子的抚养费,让孩子的生活有了保障,也让缺失多年的母爱得以归位。

  这样的情况是否还存在?检察官对近3年的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进行梳理,发现在涉罪未成年人中成长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占比较大,部分存在父母一方未及时支付抚养费的问题。针对该情况,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未成年人抚养费纠纷民事执行专项监督活动,对执行程序不规范问题立案并制发检察建议,监督法院规范执行行为,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执行到位抚养费近50万元,保障了未成年人合法民事权益。

  最近,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检察院运用“未成年人抚养费执行活动民事检察监督”数字检察模型,开启了更为高效精准的监督工作。通过与法院及人社局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检察院调取大量相关数据。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与比对,从海量信息中筛查出26条有价值的线索。随后,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检察院结合去年专项活动积累的经验,组织未检检察人员对线索进行深入调查。经过层层把关,最终将6条有效线索推送成案。目前,已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6份,案件全部办结。

  数字检察模型的运用不仅提升了线索发现的效率和准确性,还让监督工作更加全面深入。“以往,人工筛查线索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出现遗漏,而数字检察模型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海量数据,精准定位问题线索,大大提高了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办案检察官陈燕说到。

  为了确保数字检察模型的高效运行,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检察院形成一系列工作方法:加强与法院、人社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数据共享、线索移送、执行协作等问题;组建数字专班,负责模型的日常运行和维护,以及对线索的分析研判;建立线索跟踪模式,对每条线索的办理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确保有效线索及时成案,发挥监督实效。通过与民政、教育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单亲家庭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和支持。同时选取典型案例制作成宣传资料,向社会公众普及未成年人抚养费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原文链接:https://nx.jcy.gov.cn/QJCY/njjcyw/njfljd/202506/t20250620_10124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