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普法 “暑”你精彩

时间:2025-08-05 来源:辽宁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暑期来临,为切实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与安全防护能力,筑牢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保护屏障,大连市各地司法行政机关联合公安、消防、街道、社区等多方力量,针对不同群体、围绕暑期高频风险,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扎实的普法活动,为青少年平安度过暑假保驾护航。
多方联动织密保护网络
覆盖全场景防护
大连市各地区司法行政机关积极联动公安、消防、学校、社区等多部门力量,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普法防护网。沙河口区西安路司法所联合街道社区、派出所开展“家长法治课堂”,40余名家长通过典型案例解读与“情景模拟”,明确监护人在未成年人网络打赏、校园欺凌等场景中的法律责任,并领取《家长法律风险自查手册》。普兰店区司法局城子坦司法所联合派出所、消防部门,为中学生打造“安全套餐”,民警讲解防拐骗技巧与交通规则,司法所工作人员梳理防溺水、网络诈骗等暑期风险,消防人员现场指导灭火器操作,让学生在实操中掌握逃生技能。瓦房店市万家岭司法所则利用镇大集人流量大的特点,将“暑期安全指南”送到家长和孩子身边,通过案例讲解普及防溺水“六不”原则、交通安全等知识,让普法走进日常生活场景。
精准施策聚焦不同群体
靶向破解暑期难题
针对未成年人与家长的不同需求,大连市各地区普法活动精准设计内容,实现“按需供给”。面向家长群体,普法活动突出“监护责任”。沙河口区通过“以案释法”明确家长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第一责任人义务,提供法律援助热线;西岗区则在校园普法中同步引导家长通过“家长群”接收安全提示,推动家校共育闭环。针对中小学生,活动内容分层分类更具针对性。旅顺口区双岛湾司法所邀请律师以“法律小卫士”为主题,用视频讲解、情景模拟等方式普及交通安全、防拐骗知识。普兰店区双塔司法所聚焦“防溺水”,详解“六不”“两会”“四知道”原则,筑牢水域安全防线。西岗区律师结合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网络诈骗案例,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危险行为的禁止性规定。甘井子区南关岭司法所联合南关岭监狱,解读刑法中关于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最新条款,通过典型案例明确校园欺凌的法律边界与后果,鼓励学生勇敢说“不”。
创新形式激活参与热情
让普法“入脑入心”
为避免普法“说教式”传播,大连市各地区创新活动形式,以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提升效果。沙河口区在校园活动中设置“安全风险小侦探”环节,让学生从图片、视频中寻找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实践中强化风险识别能力;西安路司法所的“情景模拟”让家长扮演主播、学生等角色,沉浸式感受网络打赏纠纷场景。普兰店区消防部门组织学生实操灭火器,通过“扑灭明火”的动手体验,让消防技能从“知道”变为“会用”。瓦房店市在大集宣传中加入“互动问答”,用趣味提问激发孩子参与热情。西岗区律师在课堂上现场解答“被欺凌如何维权”“遇陌生人搭讪怎么办”等问题,让法律知识与现实场景无缝衔接。
从家长课堂到校园宣讲,从大集普法到消防实操,大连市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的暑期普法活动既覆盖法律知识普及,又聚焦安全技能提升,更注重法治意识培育。下一步,大连市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将持续开展“法治家访”“亲子普法观影”“小小法治宣传员”评选等活动,推动普法从“进校园”向“进家庭”延伸,从“暑期专项”向“常态化教育”拓展,让法治精神融入青少年成长的每一个角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保护伞”。


原文链接:https://sft.ln.gov.cn/sft/ywgz/pfyyfzl/pfgz/2025080409251269232/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