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警务融合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公告

时间:2025-08-25 来源:四川省公安厅 作者:佚名

  

  2025年度警务融合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开放课题公告

  

  警务融合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旨在把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培育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加强公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全面推动关键公安业务数智化转型,引领公安业务工作升级、优化警务运行机制、实现公安信息化水平和警用科技装备的跃迁提升,更好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一、基金设立目的

  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基金,聚焦四川公安重大科研需求,推进终端、网络、数据和算力的深度融合,聚焦相关高端研究人才聚集与科研能力培育,鼓励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产业机构的研究人员尤其是中青年人才,开展与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工作,促成与实验室研究团队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与学术交流,实现学研战一体协同推进。

  二、基金资助方向和课题类别

  与本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相关、意义重大、学术思想新颖、属于学科发展前沿的研究课题,选题列表详见附件1。本年度不资助自拟题目的课题。

  实验室开放课题分为面上课题和实战培育课题,总资助不超过15项。面上课题资助金额不超过8万元/项,培育课题资助金额不超过2万元/项。

  三、申报要求

  课题申请人应对党忠诚、政治可靠,严格遵守各项公安科技工作管理制度。本实验室依托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作为负责人申报开放课题。

  面上课题的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不具备以上条件的,应有两名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出具书面推荐意见。培育课题的负责人须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申请单位法人代表身份且单位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并加盖单位公章证明和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每位申请人同一年度限申报1项开放课题,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申请不得超过2项,尚未完成或未通过验收的课题计算在内;申请开放课题须征得课题组各成员的本人签名同意。

  开放课题实行申报单位负责制,课题负责人须严格遵守所在单位和本实验室相关管理办法开展研究。

  鼓励高校、科研单位与产业机构联合申请。产业机构参与申请的,需在申报书(模板见附件2)、课题任务书中注明课题配套金额及成果实战转化目标,相关证明材料(如配套承诺书、合作意向书等)随申报书一并提交,评审时视为加分项。

  为避免重复立项及浪费科研资源,申报者以相同或相似题目已立项厅局级及以上课题的,不得再次申报本实验室课题。各申报单位科研管理机构应对申请人严格把关,课题申报者应如实填写申报材料,若在课题申报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获准立项课题,5年内将不得申报本实验室课题。

  四、课题评审

  开放课题严格根据《警务融合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评审,择优立项,课题负责人须与实验室签订课题合同任务书,否则立项无效。

  五、课题管理

  面上课题和培育课题的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在获批立项24个月后由实验室组织结项考核。为鼓励结题成果形式多样化,实验室开放课题以积分制方式结题,各课题组自由选择积分形式,结题时记总分,面上课题需达到4分及以上、培育课题需达到2分及以上方能结题。课题负责人必须至少有1篇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研究成果方能申请结题。

  表1 积分表

  成果类别

  成果名称及等级

  分值/项

  备注

  论文

  CCF A类会议期刊/IEEE Transactions系列(JCR TOP期刊)/ACM Transactions系列(JCR TOP期刊)

  5

  此项累计分值不设限

  CCF B类期刊/IEEE Transactions系列期刊/ACM Transactions系列期刊/SCI中科院大类1区

  4

  此项累计分值不设限

  CCF B类会议/SCI中科院大类2区

  3

  此项累计分值不设限

  CCF C类期刊会议/SCI期刊/SSCI期刊

  2

  此项累计分值不设限

  EI期刊会议/北大核心期刊(不含扩展)

  1

  此项累计不超过2分

  公安领域期刊,如《公安学研究》《公安教育》《公安研究》《警察技术》《中国司法鉴定》《中国法医学杂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刑警学院学报》《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刑事技术》《交通运输研究》等

  1

  此项累计不超过2分

  知识产权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

  此项累计不超过2分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

  0.5

  此项累计不超过1分

  成果转化

  成果/自我/技术转化金额2万(以实验室账户收到的各项成果转化收入为准)

  1

  此项累计分值不设限

  成果推广

  成果推广至覆盖1家县级公安机关(出具证明)

  0.5

  此项累计不超过2分

  成果推广至覆盖1家地市州及以上公安机关(出具证明)

  1

  成果入选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2

  此项累计不超过2分

  著作

  项目成员(含负责人)为完成人的前5名

  1

  此项累计不超过1分

  其他

  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采纳(出具证明)

  1

  此项累计不超过1分

  由本实验室资助所取得的表1中列出的成果,均应署名:警务融合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英文:Police Integration Computing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同时,中文论文须标注“警务融合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课题编号: ”;英文论文须标注“Supported by Police Integration Computing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No. ”英文字样及课题编号。著作扉页上应署“警务融合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

  根据相关科研管理要求,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及四川警察学院研究人员的ORCID标识码不得在结题的科研成果中体现,且成果须为课题研究期间内取得并与课题研究内容具有相关性;论文刊出期刊不得为发表当年中科院预警期刊,成果需已正式见刊或完成网络出版;若同一成果符合多项结题积分,只就高计算而不重复计算。

  课题研究期限自批准立项之日起计算,课题经费预算编制及执行,参照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管理办法执行。课题负责人结题时须出具所在单位书面审查意见,明确研究成果是否存在学术不端、涉密、伦理及经费使用合规性等问题。

  每项开放课题至少有一名本实验室在科技厅备案的固定研究人员或四川警察学院在编在岗民警作为课题成员参与课题研究。

  课题负责人一般不得调整。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报经实验室批准。课题组成员调整由课题负责人决定,需报实验室备案。

  课题需要提前或延后结项的,课题负责人需提前3个月提出书面申请,应填写《课题进度计划调整申请书》,得到批准后方可提前或延后结项。课题提前或延后结项申请不得超过1次,结项提前或延后时长一般不超过12个月。

  结项考核结论为不合格的,课题立即终止,资助方有权追回结余款项,课题负责人在5年内不得申请本实验室开放课题。课题经延期1次仍未能结项的,课题立即终止,资助方有权追回资助款项,课题负责人在5年内不得申请本实验室开放课题。

  六、申请咨询及申报书报送

  本年度课题申报受理时限从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9月15日24:00截止(以收到电子邮件日期为准),逾期不再受理。课题负责人须于截止日期前,将审查合格的申请书正式纸质版(须加盖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扫描件1份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piclab@scpolicec.edu.cn),文件命名统一采用“研究方向+单位+姓名+研究课题题目”的格式,示例为“三-XX大学-XXX-基于XX技术研究”。同时,请一并提供课题负责人的联系电话、单位通信地址等详细联系方式。实验室收到申请材料后,将组织开展评审工作,通过后予以立项资助。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云岭路36号,警务融合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610213。

  联系人:王老师(18980562871),何老师(17781000103)

  E-mail:piclab@scpolicec.edu.cn

  

  附件:附件1: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附件2:开放课题申报书(模板)

  

  

  警务融合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025年8月19日


原文链接:http://gat.sc.gov.cn/scgat/c103388/2025/8/25/3487647bf05641119076fd5e737bfd5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