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借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提升民事行政案件监督能力

时间:2025-08-26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湟源县检察院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推进数字检察工作,在行政非诉执行与民事执行监督两大关键领域,主动引入并应用先进数字监督模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行政检察数字模型提升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效率

  行政非诉执行是保障行政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环节。湟源县检察院引入海北州海晏县检察院行政非诉执行法律监督模型,调取湟源县人民法院行政非诉执行案卷8件8册,从中获取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立案数据;调取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案卷8件8册,从中获取行政处罚案件数据。将上述两项数据以“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进行关联合并,组合出同时含有“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行政处罚日期”“立案执行日期”的行政机关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数据,推送出湟源县应急管理局及湟源县自然资源局可能存在超期申请强制执行的线索清单2条。通过调查核实,立案2件,依法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书2份,督促其纠正违法行为。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书后表示将安排专人对近年来的行政处罚案卷进行全面排查,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时限要求,梳理案件流程,查找问题根源,全力落实整改,及时向检察机关反馈整改情况。目前,上述按件尚在回复期内。

  该数字模型的应用,不仅拓宽了行政检察监督的线索来源渠道,提高了监督的精准度和效率,改变了以往依靠传统的人工审查方式、很难在大量的执法和执行案卷中发现此类隐蔽性较强问题的现状,实现了从“大海捞针”到“精准定位”的转变,大大提升了监督效能。

  

  二、民事检察数字模型拓宽了民事执行案件监督渠道

  民事执行是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针对民事执行领域中“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简称“终本”)环节易发、多发的违规操作、程序失范等“执行难”衍生问题。湟源县检察院调取湟源县人民法院2023年终本执行案卷30件30册,借助“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检察院民事无财产可供执行违规终结本次执行监督模型”进行线索筛查。筛查出未将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执行人名单的线索2条。经调查核实、深入研判,发现这些线索反映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5月26日,该院合并立案1件,向湟源县人民法院制发检察建议1份,指出其在民事执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法院依法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湟源县人民法院收到检察建议书后表示将对涉及案件的执行流程开展全面的、细致的核查,以“钉钉子”精神梳理每一个执行环节。并按时向检察机关反馈整改落实情况,主动接受法律监督,共同维护司法公信。


原文链接:http://www.qh.jcy.gov.cn/c/www/wwwdfdt/63585.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