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多举措打造普法新场景

时间:2025-08-25 来源:安徽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祁门县以“八五”普法收官为契机,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模式,通过沉浸式体验、阵地化覆盖、执法化传播三维发力,让法治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城乡。

  多元体验激活普法“一池春水”。突破传统普法框架,将法治元素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推出“法润乡村”四季亲子游品牌:在文堂红色旧址,家长孩子边听革命故事边学国家安全法;在祁红小镇,非遗制茶工序中嵌入民法典案例讲解;在祁遇稻田游乐场,设置法律知识互动关卡。3期活动吸引150余户家庭参与,让普法从“单向灌输”变为“亲子共学”,法治理念在趣味体验中悄然扎根。

  阵地集群构建全域“法治地图”。立足山区实际,打造“乡镇法治广场全覆盖+特色主题阵地串珠成链”的普法矩阵:塔坊镇民法典主题公园与法治候车厅形成“10分钟学法圈”,村民候车时可浏览婚姻家庭、土地纠纷等法律知识;安凌镇芦荔法治文化墙将农耕谚语与法治格言结合,雷湖民法典广场用石雕展示合同纠纷典型案例;祁红乡塘坑头红色法治阵地升级后,成为“红色教育+法治研学”双基地。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普法“智能终端”全年提供咨询5000余次,让群众办事间隙即可“秒学”法律。

  执法普法双向赋能“一线课堂”。围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出“执法普法工作日记”短视频项目:13个执法单位一线人员化身“普法主播”,镜头记录执法现场的法规解读、市场检查中的食品安全法宣传等场景,通过“今日祁门”“祁门普法”等平台传播,带“泥土味”的执法故事成为普法“活教材”,推动执法现场变身为流动法治课堂。

  从亲子游的沉浸式体验到乡镇阵地的毛细血管覆盖,从执法一线的即时普法到智能终端的精准服务,祁门县以“接地气、有温度”的创新实践,让法治成为城乡居民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为“八五”普法交出亮眼答卷。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pfxc/579309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