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赋能 矫心正行,丽江市古城区探索社区矫正新路径

时间:2025-08-25 来源:云南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以来,丽江市古城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创新构建“公益基地、教育基地、就业基地”三大平台,通过文化浸润、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多维赋能,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从“管得住”向“矫得好”转变,持续提升全区社区矫正对象社会归属感和回归决心,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新路。

  公益润心:文化滋养重塑归属感

  依托公益基地,深挖本地民族文化资源,将矫正教育融入传统节日与家风建设。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与“新春送福”书写春联、端午包粽及家风传承课堂、纳西族文化学习等活动。矫正对象李某感触道:“以前觉得是管束,现在感受到了温暖。”这些活动不仅重燃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有效修复了家庭关系,增强了社会归属感与回归决心。

  教育疗心:专业疏导重树自信心

  充分利用教育基地,委托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团体辅导及个案疏导,通过心理健康讲座、沙盘治疗、正念训练等方式,帮助矫正对象缓解焦虑抑郁、正确认知自我、修复社会关系。矫正对象张某坦言:“以前觉得被抛弃,现在学会了调节情绪,对未来有了信心。”一位曾因冲动犯罪的青年,经多次心理干预掌握情绪管理后,已顺利回归社会并稳定就业。古城区司法局负责人强调:“‘疗心’方能真正‘正行’。”

  就业筑基:技能赋能铺就回归路

  搭载就业基地这一平台,将就业作为回归关键,联合本地职业学校打造“就业基地”,组织职业观摩、开展汽修、餐饮、美容美发等技能培训,并建立对接机制提供就业帮扶。矫正对象王某在美发培训后说:“有了技能和工作,生活就有了方向,不会再走歪路。”此举切实帮助矫正对象实现了从“社会边缘人”到“自食其力者”的转变。

  近五年来,古城区司法局通过“三基”建设,构建了“法律规范+文化修身+心理疏导+就业帮扶”的全链条矫正体系,有效促进矫正对象“重生”。未来,古城区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古城经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原文链接:http://sft.yn.gov.cn:80/gzdt3/397324.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