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探路“综合查一次”‌,枫桥式园区培育营商环境新生态

时间:2025-08-26 来源:广东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早上9时,佛山市三水区大塘工业园内,广东协佳化学有限公司厂区蒸气氤氲。一架无人机盘旋掠过厂房,巡查设施运行、环保排放;应急、环保、市监等5部门执法人员手持一张联合执法检查记录表,为企业负责人解析安全生产要点。“现在一次检查覆盖18项内容,效率高、干扰少。”该公司安全生产负责人坦言,一年前企业每月需应付3至5轮检查,填写表格最多时达22份。

  一本台账的厚度变化,折射出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突围。面对“监管频次高、执法标准乱、企业负担重”的长期痛点,大塘镇以“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改革试点破局,力争“高效办成一件事”,用机制重塑、技术赋能、服务升级三重逻辑,书写“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发展加速度”的基层治理新篇章。

  “让企业专心致志谋发展,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三水区副区长、大塘镇党委书记钱静瑜表示,下一步将深化“粤执法”平台数据互通,推动“无感检查”全覆盖;拓展“邀约指导+枫桥调解”双轨服务,让“一次检查”成为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的发展密钥。

  

  企业主动邀约,大塘多部门联合上门指导,执法监管有温度。大塘镇供图

  从“九龙治水”到“握指成拳”‌精准画像、分级分类破监管困局

  ‌从“九龙治水”到“握指成拳”,大塘镇一盘棋实现机制改革破冰。‌

  改革前的一组数据揭示改革势在必行:镇内企业年均迎检18.4次,出动迎检人员68人次,耗掉生产时间超40小时。在精细化工等高风险领域,矛盾尤为尖锐。“疲于迎检,哪来精力搞技改?”企业痛点,正是改革重点。

  ‌破题密钥,始于一场清单革命。‌大塘镇紧扣精细化工、纺织印染等四大产业集群特性,推出动态升级的“综合查一次”事项清单:首批聚焦危化品安全、食堂卫生等工业与民生双核心;第二批针对建设中的佛山(三水)新材料产业园,专项增设工地扬尘、施工安全等联合检查项。“清单如同产业安全监测仪,痛点在哪,改革就跟进到哪。”大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组织破壁,党建红线串联执法合力。‌依托工业园区党工委,大塘镇创新成立“综合查一次”功能性党支部,应急、消防、市监等12个部门的13名党员骨干组成“执法共同体”。通过“大比武大练兵”提升跨部门协作能力,党建与执法实现深度融合。同步设立的“综合查一次”工作站,推行月度通报机制,确保执法透明可溯。某化工企业危化仓库防火间距产生争议,环保与消防执法人员现场会商定标,化解了昔日需辗转一周协调的难题。

  

  多部门“综合查一次”后,现场与企业分析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大塘镇供图

  精准画像,分级分类破解监管困局。‌大塘镇对153家企业实施信用风险“赋分管理”:对高信用企业“无事不扰”,对高风险企业“无处不在”。某印染企业因连续三年零违规,检查频次从年均12次降至2次;而一家曾被处罚的化工企业则迎来强化督查。改革后,监管精准度提升30%,彻底扭转“高危管不住、低危过度查”的失衡局面。

  从执法者到服务合伙人企业从“怕检查”到“盼指导”

  2024年11月,一场特殊的“诊疗”在某危化企业展开:其仓库按旧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造,却不符合2020版《精细化工防火标准》,陷入“旧仓难改、新仓难建”的僵局。联合执法组现场“把脉”后,大塘镇火速联动区化工局、市级审批部门,组织专家论证,最终帮助企业完成合规化改造,扫清增资扩产障碍。

  ‌“您好,我们是应邀来指导的执法人员。”——这样的开场白在大塘渐成常态。企业通过预约提出政策咨询、合规自查等需求,执法部门“按需出诊”。“以前怕检查,现在盼指导!”某企业负责人坦言,“邀约制”帮企业厘清信用修复、许可变更等流程,效率提升超40%。

  同时,大塘镇‌包容审慎监管清单筑牢法治温度,发布的《包容审慎监管清单》明确12大领域免罚、轻罚情形,配套49条《重点检查指导目录》化身企业“自查宝典”。某纺织厂因消防通道堆放物料被查,执法人员现场演示逃生推演视频,企业负责人心服口服立即整改。“柔性不纵容,审慎守底线。”大塘镇应急办副主任说,全年仍对5起触及安全红线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从减负到赋能,数字见证硬成效,企业年均受检频次从18.4次锐减至2.81次‌,隐患整改率从‌76%跃升至99.6%‌,累计减少上门检查679次‌,解决企业难题‌15类。‌

  改革推动政企协同治理,纺织行业协会参与制定的《行业焕新升级行动方案》,破解了印染规范管理堵点;企业安全总监提出的分级管控建议,被吸纳为化工园区管理新规。2024年,大塘精细化工专区率先通过省级复核,成功创建省级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化工园区,跻身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亮点

  基层治理经验融入监管体系“枫桥式”服务贯穿执法全链条

  日前,人民网公布“2025年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大塘镇《以“1+6+N”深化园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改革打造枫桥式园区、护航战新产业》成功入选,成为全国80个创新案例之一,也是佛山市唯一入选案例。

  面对辖区两大“万亩千亿”工业园、超500家企业和11万常住人口的治理需求,大塘镇以“敢饮头啖汤”的魄力,构建“1+6+N”园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即一个中心统筹(社会治理中心),六方力量联动,N种社会资源参与,共建“枫桥园区”。

  社会治理中心围绕“惠民护企”目标,创新推出“一站式受理、一体化运行、全链条化解”治理理念。“综合查一次”正是这一理念在监管执法领域的生动实践。它通过“一张清单管检查、多个部门齐上门、信用好就少打扰、需要帮助随时约”的方式,推动消防验收、危废处置等28类涉及多部门的监管难题“园中事、园中办、园中结”,将服务前置、矛盾化解在萌芽。“综合查一次”与“1+6+N”园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的深度结合,成为“枫桥园区”优化监管与服务企业的实践标杆。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xwdt/qmyfzs/content/post_47607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