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明星农业企业破产困境,江苏常熟法院及时导入破产程序,投资人“中草药种植蓝图”接续土地开发——29起诉讼拉响警报之后

时间:2025-08-26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在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腹地,江苏省常熟市静卧于这片水网交织的沃土上,用世代劳作勾勒出一幅独特的现代农业图景。

  当地农企海明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明农业)和这片土地的谷物、蔬菜一样,经历着岁月的风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常熟梅李镇几亩试验田到如今种植几千亩农作物的发展规模,海明农业成为常熟本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其生产的大米、蔬菜、水产品是当地群众的刚需,近年来又随着“盒马”“叮咚买菜”走入千家万户。

  然而,2023年以来,因受市场环境、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扩张等因素影响,企业发展日渐式微。2023年7月,其创始人的去世更是成为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3年我还在镇信访办工作,记得7月的一天,办公室直接冲进来20多个农户,年纪都60岁上下,说海明农业好几个月没发农作物的货款了,继续拖欠怎么办,要镇里给个说法。”梅李镇政府社会治理办公室主任顾益民回忆说。

  几乎在顾益民接访的同时,梅李镇有部分农户去海明农业种植基地哄抢物资和蔬菜水果,也有部分农户组织起来到常熟市人民法院梅李人民法庭立案讨要货款。

  老牌农企资不抵债,法院综合研判后果断启动“立转破”路径

  “其实从4月开始,就陆续有个别农户来法院起诉企业拖欠农作物货款,6至7月类似案件出现激增。我们通过府院联动机制迅速和镇里取得联系,前往劳动监察部门、当地村委会以及企业财务部门了解情况,发现企业出现了严重的资不抵债,除了拖欠农户货款,企业在外面还有巨额负债。”梅李法庭庭长徐晓东介绍当时的摸底情况。

  梅李法庭随即按照常熟法院《关于企业风险预警协同处置的实施意见》要求,将企业情况对接该院清算与破产审判庭进行联合研判。

  “2023年我们建立了‘企业风险预警’机制。该机制的核心内容是各人民法庭、执行局、民一庭、民二庭等业务庭于每月月末将30日内以同一企业法人为被告(被执行人)、案件数量合计达5件及以上的未决案件信息同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共享,通过监测诉讼数量、涉案债务,对企业经营情况、重整可能性等进行综合研判,通过先行调解疏导部分争议,寻求债务化解与企业拯救的最佳路径。”常熟法院副院长周薇介绍说。

  老牌农企拖欠大量农户货款,案件的这一敏感点以及海明农业相关案件在梅李法庭一个月内从个位数飙升至29件,企业涉案债务达3700万元,这些情况引起常熟法院的高度关注。

  常熟法院综合研判后认为,如果金融机构、供应商、农户均通过诉讼方式明确海明农业所欠款项,再申请强制执行对企业资产进行处置,整个周期比较长,而且一旦进入拍卖程序,企业的品牌价值将会归零。同时,通过资产保全,企业固定资产只有已被抵押的土地和工业厂房,如果强制执行,包括供应商、农户在内的普通债权人清偿率极大可能也为零。于是,法院决定将海明农业涉诉纠纷直接移送破产审查,起诉的债权人对此也表示同意。

  从提交起诉材料到移送破产审查,整个过程不到23天。

  “进入破产又有两条路径,清算和重整。我们考虑到,企业的有形资产很少,如果破产清算,债权人的权益得不到较高受偿。而且,企业多年来从事绿色有机蔬菜的全产业链发展,有全国首批‘零碳农产品’认证等资质优势,如果重整,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有机农产品资质就可以延续下来。”该院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庭长蒋先锋说出了当时选择重整路径的考虑。

  对农业企业进行破产重整,这是常熟法院审理的第一案。常熟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委政法委、常熟法院、梅李镇政府全面协调推进企业重整。

  实现土地有效开发,理想投资人致力于中药材全链条生产

  企业重整能否成功,招募投资人是关键一环。

  2023年9月,常熟法院裁定受理海明农业破产重整案件后,该案的破产管理人江苏某律师事务所立即通过招募频道、网站、报纸面向社会不定向招募重整投资人,同时对与海明农业经常合作的客户单位定向发函进行招募,但前来咨询者并不多。

  “农业投资人往往对媒体、网络的关注度相对较小,且比起工业和高科技产品,农产品种植的投资收益周期较长,这些因素都让招募环节推进艰难。”江苏某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晨说。

  “来咨询的潜在投资人中,几乎只对企业长江边上的这片种植基地感兴趣,对农户土地如何续租、土地上的农产品怎样持续开发等没有明确规划。最关键的是,这片长江边上的近百户农户,几十年来都以种植、养殖基地的农产品、水产品为生,如果重整失败,他们今后的生计该怎么办?”顾益民回忆说,重整专班一致认为,土地持续有效开发、周边劳动力可延用才意味着海明农业的重整成功。

  然而,这样的理想投资人哪里去找呢?

  专班会议上,根据多年破产审判工作经验,清算与破产审判庭提出的思路让大家眼前一亮:投资人可以不限于经营农产品种植,只要是对土地质量要求高、发展状况优质的企业都可以主动对接,如果能招募到和海明农业类似,有以研发、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企业那就最理想了。

  踏破铁鞋无觅处。2023年左右,江苏某大型中医药产业集团正在常熟寻找种植基地。

  “我们前期在常熟虞山做了两年的中药种植普查,发现虞山可种植近278种中药材,说明常熟的土质包括气候等很适合中药材种植。”该企业投资部负责人李宇峰介绍。

  获悉该企业正在选址,梅李镇政府邀请其前来考察。该企业看了海明农业留下的观光农业区、土地硬化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等,最感兴趣的仍然是那2000亩的种植基地。

  “企业原先的有机农产品资质在行业中有很高的认可度,既是土壤情况良好的证明,也有利于我们今后除中草药外进行多种经营。”该企业农业板块负责人周巍对建设前景充满信心,“特别是拿到基地的土壤检测报告后,我们对土壤的肥力、清洁度更加满意。中国的中药材产地大部分在云贵川,我们企业也跃跃欲试,想在鱼米之乡的江苏打造出一片中药材以及特色农产品种植的试验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企业负责人也是常熟人。“我们老总和海明农业负责人的老家在同一个镇,都是支塘镇八字桥人,接手企业也是因为有着同乡之情。我们今后还想借基地推广中药文化,开展研学活动,让孩子们从中小学开始不仅能认识中药材,还可以了解到一棵中药材播种、开花、生长的全过程,从而普及推广中医药文化。”李宇峰说。

  正是有着这些情怀,当该企业得知经过测算,重整投资款对小额债权人不能完全清偿后,又加价100万元,这样一来不仅使97位职工债权等优先债权全额受偿,还让普通债权组中的49位小额债权人也实现全额受偿。

  为了给企业重整铺好路,常熟法院和梅李镇政府仔细梳理了农业行业国家优惠政策和政府补助支持,多方面考虑投资人的合理需求。梅李镇农业部门和当地村委会成立专班,为推进重整项目开发、协调企业和当地农户关系提供及时服务。

  今年8月5日,记者在海明农业长江基地看到,这片土地和滩涂已经重新平整,人参、柴胡、黄芪、紫草、何首乌,一块块中草药种植区域已经用围栏搭建好,土地续租工作有序开展,招聘农户种植的广告张贴在基地办公楼等醒目处。

  “招聘广告刚贴出来就有不少农户来打听。他们很关心中草药和蔬菜种植的区别,我们后面会对农户们进行集中的培训指导。”周巍说。

  设立小额债权组,春日种谷终实现“秋日稻收”

  由于海明农业主营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配送,该案破产重整涉及的谷物、蔬菜、家禽等农产品供应商较多,他们多为经济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较差的自然人或个体工商户。

  “那天在法庭立案窗口,见到有位老太太颤颤巍巍地来起诉,老太太几十年来给企业供草鸡蛋,一个鸡蛋才卖多少钱,这几千元货款得是多少个鸡蛋……”徐晓东说。

  考虑到这一因素,该案重整中,常熟法院指导破产管理人在普通债权组中设立小额债权组,保护在重整程序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小额债权人。

  “100家债权人中,以农户为主体的小额债权人有49位。扣掉抵押权、职工债权等优先债权,我们经过测算,将小额债权标准定为8万元,力争提高农户们的受偿率。但这样的话,原先确定的1493万元重整投资款就不够这49位小额债权人全额受偿了,我们与投资人商量增加了100万元重整对价,使得小额债权人全额受偿,他们很满意,最后小额债权组对重整计划草案全票赞成通过。”蒋先锋谈到这一过程时如是说。

  今年4月,农户王成孟拿到了全部8万元受偿款。小伙子是盐城响水人,“苏北大米比较好,我从2006年就开始给海明农业供大米了,每次送1000斤,一个月从响水送到常熟两趟。虽然是小本经营,但这些年我们和企业的关系很简单也很稳定,米送到,钱就能拿到。后来听说企业不行了,我赶紧去企业办公楼要钱,当时要钱的人真是人山人海,我想完了完了,钱是要不回来了。”

  4月中旬的一天夜里,短信提示收到了8万元,王成孟意外又惊喜,当晚拉上几个在当地做大米生意的盐城老乡出去聚餐:“这个事让我们很有信心。那天晚上大家还计划着,米面粮油都是生活必需品,以后除了大米,在常熟要扩大供货规模,在梅李农贸市场开个门市部,把生意继续做大。”

  海明农业债权人中共有9家银行,其中7家系苏州地区分行。重整计划草案投票表决过程中,一开始除了一家明确表决同意外,其他银行均未给予明确答复。

  鉴于9家银行的债权金额占比大,如表决反对或者弃权,对普通债权组能否表决通过影响极大。为争取银行对重整计划草案的明确支持,常熟法院在会前将重整成功或失败对银行债权受偿率的影响进行详细释明,同时提示各家银行应按照先前已签字确认的《金融机构参与和支持常熟市人民法院破产审判工作的公约》相关规则支持法院破产审判,该公约的核心是各家银行通过完善内部流程更好地支持破产审判,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经过不懈努力和争取,各银行均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表决,投票赞成海明农业重整计划,使得普通债权组表决同意的金额占比达到法定比例,最终实现海明农业重整计划表决通过。

  “回顾海明农业重整过程,政府、法院、破产管理人、税务、小额债权人、职工、银行,少了任何一环在法律框架内的支持都不行。重整历时一年多终获成功,期待重整后的企业做好中国中草药育植的‘下半篇文章’。”今年8月6日,常熟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祁锋在谈到该案时深有感触地说。

  (记者 朱旻 通讯员 朱嘉诚 陈仪茜)


原文链接: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740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