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重点联络活动“司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举行

时间:2025-08-26 来源: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6月4日至5日,由市高法院统筹指导,市三中法院主办,涪陵区法院、丰都县法院、垫江县法院协办的“司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法院重点联络活动顺利进行。全国人大代表傅国涛、刘平,市人大代表苏家银、杨昌学、李小春、潘晓江、项虹燕等23人受邀参加本次活动。市高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谢宝红,市三中法院、涪陵法院、丰都法院、垫江法院院长等参加此次活动。

  近年来,全市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延伸司法服务,完善民营经济司法保护体系,搭建优化营商环境功能平台,聚焦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攻坚涉民营企业执行案件、创新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升破产审判质效、强化送法进企业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法治力量。

  市三中法院围绕“司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精心策划了此次活动,既向人大代表展现了法院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效,又为人大代表履行监督职责、了解法院工作搭建了平台,得到了代表们的高度评价。

  

  第一站

  

  6月4日10:30,代表们抵达涪陵法院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实践基地,了解涪陵法院服务保障“三攻坚一盘活”重点改革突破任务等情况,实地调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

  据悉,依托该实践基地,涪陵法院执行局党支部与涪陵高新区党工委开展党建法治结对共建,开设“枫语”24小时热线接受常态化咨询,为辖区企业梳理风险点量身定制《法治体检报告》,依法服务“三攻坚一盘活”等重点改革突破任务,助力企业盘活资产、修复信用,推动涉改历史遗留问题走向法治化轨道。相关工作获新华网、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经验入选重庆法院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代表们表示,涪陵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举措为企业健康发展护航保驾,充分体现了法院系统在依法履职尽责过程中服务大局的担当作为。

  

  第二站

  

  11:15,代表们一行到达华兰生物有限公司,听取了企业自身发展的介绍和对法院司法服务的感受,详细了解法院护航企业经营发展的司法服务成效。

  自2022年涪陵法院在华兰生物有限公司设立司法服务民营经济示范站以来,该院坚持以“1+2+N”司法服务市场主体工作体系为引领,对重点领域民营企业开展“一企一策”分类指导,“一企一群”精准对接,完善涉企绿色服务通道建设,强化订单式培训指导服务,积极帮助市场主体防范法律风险。

  代表纷纷表示,企业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法院主动对接企业,定期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预防风险、制定经营战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司法智慧,是对法企同行的最好诠释。

  

  第三站

  

  14:00,代表们来到垫江法院澄溪法庭实地调研,听取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情况和“‘澄’心‘周’到,‘坪’讼‘安’民”党建品牌建设工作情况。

  垫江法院澄溪法庭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深化“一庭两所”机制,创新“法庭-街道-村社”诉调对接模式,建成分流、调解、速裁、快审衔接转换机制,线上消息应答率100%,应答周期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调后司法确认平均用时3.4天,有力推动了平安法治乡村建设。

  代表们认为,法院以党建为统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仅是顺应时代要求,更是回应群众诉求的有力举措,通过建设枫桥式人民法庭,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推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第四站

  

  14:50 ,代表们前往垫江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听取关于该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功能配套、招商引资、未来规划等方面的情况介绍,深入了解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科技创新等具体情况。

  垫江法院针对该园区扎实开展“铁腕护企”“包容暖企”“纾困强企”“服务惠企”“需求问企”五大行动,围绕案件办理、政策供给、府院联动等7个方面为企业量身打造“全生命周期”纾困解难措施,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

  代表们表示,一个地方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工作能否顺利,取决于当地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垫江县工业园区产业蓬勃发展,充分体现了法院系统依法履职尽责,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让企业真实感受到了法治化营商环境。

  

  第五站

  

  15:25,代表们前往重庆永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参观生产车间,了解企业发展经营现状和对法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看法。该公司是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领域电线电缆、连接线束、3D硬铜巴等产品,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汽车企业的配套供应商,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及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

  代表们表示,司法服务好不好,就看企业认不认可。永晟公司创新技术、开拓市场,经营发展势头良好,同时积极吸纳当地市民就近就业,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劳资纠纷化解等方面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六站

  

  6月5日10:10,代表们一行前往恒都牛肉深精加工产业园、枣丰麻辣鸡产业园,深入了解企业在智能化生产、品牌建设及法律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实践,与企业深入交流,听取相关企业对司法服务的需求与建议。

  丰都法院针对涉农民营企业专门打造“法商会客室”,联合工商联、行业协会定期到企业开展专题讲座,提供“一对一”合规指导,建立“精准分流”解纷流程,协调解决用工管理、合同履行、知识产权保护等涉法问题,为企业和相关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代表们认为,恒都公司搭建集养殖、屠宰、销售、餐饮于一体的牛肉生产销售体系,打开了市场、打响了品牌,为其他养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经验。枣丰麻辣鸡产业园的建立与运行,让麻辣鸡作为丰都的餐饮代表更具影响力,并反哺城市形象,助力打造城市名片。法院系统要继续聚焦护航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保护企业知识产权,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

  

  

  “司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联络活动意见建议征集会

  

  15:00,“司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联络活动意见建议征集会举行。座谈会上,三级法院分别就法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说明。参会代表结合此次重点联络活动视察调研情况,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如何进一步提升涉企纠纷化解效率、企业信用修复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发言,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建议。

  市高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谢宝红表示,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都凝聚着对法院的关心、支持和厚爱,重庆法院将逐条梳理、系统研究代表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以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更优机制将代表的调研成果转化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措施,转化为推动法院工作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谢宝红副院长总结强调:

  01要以更强担当服务发展大局

  要直面涉企案件“执行难”和创新举措推广不足等现实短板,强化司法责任担当与行动自觉。要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核心任务,持续提升司法保障能级,切实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

  02要以更实举措优化司法供给

  要探索设立涉企纠纷快速化解绿色通道,完善涉企案件“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司法服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通过靶向普法和司法公开赋能企业经营,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筑牢创新发展的法治屏障。

  03要以更优机制深化协同治理

  要加强与工商联、行业协会及审计部门等涉企相关部门联动,聚焦工伤欺诈、信用消费纠纷及新就业形态劳资冲突等深层矛盾源头治理,实现法治化营商环境从“事后纠偏”向“前端预防”的战略跃升,构建多元共治、长效稳定的新格局。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傅国涛 全国人大代表

  建议:一是进一步优化涉企诉讼服务,特别是立案、法律咨询,把一站式服务落到实处;二是在地方上用好综治中心,方便当地企业、个体经营户等利用法院平台解决矛盾纠纷;三是强化线上业务办理,让企业少跑腿,能够线上联系法官;四是加强跨地区服务,让异地立案等服务常态化;五是加大企业执行力度,积极开展涉企专项行动,树立善意文明理念;六是提升法官队伍整体能力和综合素养,发布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读法律。

  

  刘平 全国人大代表

  建议:重庆法院要更多地关注会员制行业发展,比如健身房、游泳馆等经常爆雷“跑路”的行业。要加强与公安、检察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强法律研究、统一认识,准确区分、定性经济纠纷和恶意跑路,严惩涉嫌诈骗的恶意跑路企业及其经营者,护航相关行业健康发展。

  

  蔡昌鑫 全国劳动模范,丰都县人大代表

  建议:一是积极协调营商环境民调第三方,确保调研数据真实性;二是放宽破产案件立案要求;三是改进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四是建议法院将电子送达文件的名称按照内容命名;五是要关注涉多年查封土地的执行,依法执行拍卖。

  

  苏家银 市人大代表

  建议:一是总结全市法院有关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逐步推广至全市法院;二是进一步丰富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成功案例的宣传推广形式,扩大知晓率和影响力;三是加大执行力度,特别是强化执行监督和执行问责,对超期未结案严格监督。

  

  王锡 市人大代表

  建议:一是抓好治未病工作,对国企、民营企业要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二是做好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三是强化法律指导,特别是举证方面的指导,杜绝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活动。

  

  李小春 市人大代表

  建议:要丰富送法进企的宣传形式,以短视频、小课堂等方式,针对性地宣传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者和职工法治意识。

  

  刘杨 市人大代表

  建议:将民营企业的法治体检活动扩大到个体工商户,特别是高山旅游行业,减少涉旅纠纷,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发展。我也愿意与法院一同对农村地区的个体工商户开展普法宣传,促进其依法合规经营。

  

  项虹燕 市人大代表

  建议:一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专家库、案例库,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办理水平;二是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护航企业健康发展;三是常态化开展府院联动,特别是与税务、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的联动,提前预警企业法律风险;四是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法律宣传,避免出现普法盲区。

  

  易涛 市人大代表

  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

  

  谭明丽 市人大代表

  建议:希望法院注意恶意骗取工伤赔偿的情况,安排人员深入调研用人单位支付员工工伤期间工资后能否降低赔偿标准。

  

  杨昌学 市人大代表

  建议:一是要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活封活扣等执行创新措施,最大限度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加大对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拖欠民营企业款项执行力度,做好多方联动,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三是要与公安、检察、人社等部门加强联动,推动解决隐性权益人执行难、新就业形态保险等问题;四是要在司法实践中考虑以房抵债变现税收问题,最大限度保障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潘晓江 市人大代表

  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创新执行举措,着力解决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问题;二是要在具体案件中助力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渡过难关提供司法保障;三是要审慎办理涉民企劳动争议案件,支持企业合法合理诉求,减轻企业负担;四是要做好法律风险提示,汇编涉民营企业常见法律纠纷典型案例和法律知识点,下发企业学习掌握。

  

  胡三中 市人大代表

  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二是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张红蓉 市人大代表

  建议:一是政策支持与司法力量强化联动,推动民营企业司法服务站实体运行;二是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强化诉前调解力量;三是深化法企同行,进一步前移风险提示时间节点。

  

  付亚玲 市人大代表

  建议:一是进一步丰富法治宣传形式;二是谨慎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执行措施,精准适用各类惩戒手段;三是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原文链接:http://cqgy.cqfygzfw.gov.cn/article/detail/2025/06/id/886777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