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重点联络活动“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举行

时间:2025-08-25 来源: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坚持依法保护管理,是文物事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保障。7月29日至8月1日,由市高法院统筹指导,市四中法院主办,黔江区法院、石柱县法院、秀山县法院、酉阳县法院、彭水县法院协办的“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全市法院重点联络活动顺利进行。傅国涛、黄大勇、冉慧、张尧、王海霞等35名全国、市代表委员受邀参加本次活动。市高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龙,市四中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光明,石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谭新生,黔江区法院、石柱县法院、秀山县法院、酉阳县法院、彭水县法院院长等参加此次活动。

  近年来,全市法院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作为根本遵循,在市委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推动府院联动,不断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

  市四中法院聚焦“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主题,精心策划了此次活动,既向代表委员展示了法院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的实践成效,又为代表委员履行监督职责、了解法院工作搭建了平台,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充分肯定。

  三天时间里,代表委员们先后走进秀山、酉阳、彭水、黔江、石柱,通过实地调研秀山巨丰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司法保护基地、南腰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司法保护基地、阿依河文旅巡回审判点、正阳恐龙遗址、重庆石柱黄连科普中心等地,近距离感受法院强化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的工作成效,就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意见建议,为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建言献策。

  8月1日上午,市高法院“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重点联络活动意见建议征求会在石柱县召开。会上,市高法院环资庭通报了全市法院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市四中法院通报了辖区两级法院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参会代表委员结合此次重点联络活动视察调研情况,围绕如何提升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力度畅所欲言,发表了真知灼见,提出了宝贵意见建议。

  “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在守住红线、底线的同时,要有民生弹性、民生温度”“多选取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让群众感受到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每个人的责任”“建立文物损害赔偿基金,探索修复优先和惩罚性赔偿机制,确保基金专款专用,充分利用现代化存证技术,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提供科技支撑”“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对破坏文物和文化遗产行为的打击力度”“继续发挥普法宣传的司法保护效能,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提升社会公众和相关从业者的保护意识和能力”“健全法律保障体系,推动地方立法,明确保护标准,设立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专家组”“细化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强化基层行政力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公众文物价值认知,凝聚共保合力”“持续强化文化遗产宣传,推进保护理念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实现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加强基层法院文物和文化遗产审判力量,招录专业人才充实法官队伍并建专家库助力审判,打造青少年文化遗产科普基地,编制文物和文化遗产知识手册,通过寓教于学传递法治内涵,推动保护理念扎根青少年群体,促进保护工作落地见效”。24名代表委员就如何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共提出52条意见建议,并一致表示将持续关注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继续发挥监督职能作用。

  

  市高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龙表示,本次重点联络活动参与代表委员人多面广,聚焦活动主题,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不仅加强了人民法院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还提供了司法保护文化遗产工作的方法论,衷心感谢代表委员对法院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厚爱。重庆法院将一如既往地自觉接受监督,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把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招硬招。孙海龙副院长还向代表委员们通报了今年上半年重庆法院审判工作情况。

  孙海龙副院长总结强调:

  一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

  二要提高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要依法履职,防止经济利益至上、眼前利益至上的短视行为,避免对文化遗产的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和修复性破坏,切实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三要推动健全文化遗产大保护工作格局。要聚焦主责主业,依照“三定”履职,通过案例助推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工作格局。要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协同配合,构建“法院+”复合保护格局,提升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保护意识。

  四要做实文化遗产司法保护。要推动环境资源审判和知识产权审判有机融合,行政、民事、刑事审判有机融合,打造重庆法院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案例库,加强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发布文化遗产保护白皮书,促进公检法信息交流互享。

  五要做好成果转化后半篇文章。要立足渝东南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禀赋,积极筹建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中心。要系统梳理辖区文化遗产、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高质量的专项报告,并向代表委员反馈,展现法院认真负责、严谨严肃的工作态度和习惯。

  

  

  

  


原文链接:http://cqgy.cqfygzfw.gov.cn/article/detail/2025/08/id/894773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