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案了事”到“事了人和” 衡水法院推进全流程司法释明让公平正义更有温度

时间:2025-08-26 来源: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法官耐心细致地解释,把我心里的疙瘩解开了。”近日,一起离婚后财产纠纷案件在河北省武邑县人民法院成功化解。承办法官刘宗杨历时3个月,在诉前、诉中、庭后坚持全流程司法释明,用心用情努力调解,为双方当事人长达5年的财产纠纷画上了圆满句号。

  

  2023年8月以来,衡水法院系统全面推行判后答疑工作机制,通过强化释法明理有效促进服判息诉,让公平正义更有温度。经过一年多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衡水法院系统将判后答疑制度全面升级为覆盖立、审、执全流程的司法释明体系,将定分止争目标嵌入诉讼全流程,推动纠纷化解从“结案了事”向“事了人和”深层转变,让每个程序节点都成为消弭对立、定分止争的司法实践。

  

  精准引导防纠纷

  

  “您这个纠纷可以通过诉前调解解决,既省时又省钱。”近日,在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大厅,引导员正在向当事人解释多元解纷机制,这是该院构建全流程司法释明体系的第一道关口——诉前引导。

  

  “当矛盾纠纷进入法院,并未立刻成‘诉’,在立案阶段,引导员向当事人介绍多元解决途径、推荐最优解决方式,引导当事人理性参与诉讼,起到司法释明的源头效果。”衡水中院立案庭庭长朱跃林介绍说。


  今年1月,衡水中院收到饶阳县村民杨某关于土地征收补偿的行政起诉状,该案涉及杨某及10多户村民,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为一揽子解决实质问题,该院在立案阶段将当事人引导至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启动“府院联动”机制,联合市司法局、基层法院组成专班开展诉前化解。


  随后,衡水中院邀请饶阳县政府、县司法局有关负责人实地了解情况,法官详细解释补偿标准,政府代表沟通政策难点,人民调解员从情理角度劝说。最终,当事人及村民与县政府就补偿事宜达成一致,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杨某主动撤诉。“没想到没开庭就解决了所有问题!”杨某感慨道。


  “群众的矛盾化解不能等,我们要把纠纷化解在对簿公堂前,让公平正义更快抵达人心。”衡水中院行政庭庭长杜占奇说。这场主动出击、速战速决的诉前引导,不仅提升了法律效率,更展现了司法为民的初心。


  据了解,去年以来,衡水中院通过“上下联动+府院协同”,将14起行政争议化解在诉前,真正实现“解决一案,化解一片”。


  全程解惑促和谐


  “本以为要和公司‘撕破脸’,没想到法官几句话就让双方都下了台阶。”近日,当事人王某与衡水某公司劳动争议案二审调解现场,王某握着公司代表的手感慨道。这场因工伤赔偿引发的纠纷,历经仲裁、一审仍僵持不下,却在衡水中院民一庭法官杨英的诉中劝导下,仅用一个月便化干戈为玉帛。


  2024年4月,王某粉刷外墙时从脚手架跌落受伤,事故发生后,他与公司就赔偿问题产生分歧。公司坚称“未签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王某申请劳动仲裁并获支持。公司不服,从仲裁到一审再到上诉,双方矛盾纠纷持续整整一年。


  二审立案后,杨英没有急于开庭,而是反复翻阅卷宗,发现双方争议焦点早已从“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转向“赔偿金额如何落实”。她立即约谈公司负责人,并不断劝解王某。在庭审中,杨英化身“谈判引导员”,将法庭变成调解室。同时现场核算工伤保险待遇,提议一揽子解决相关事项,并选取类似案例让当事人对判决结果形成心理预期,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诉讼过程中,法官通过释法说理劝导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劝导当事人在诉中达成和解,通过有效引用‘法答网’案例评议、类案释法等方式增进当事人对司法理性认识,为后续引导当事人服判息诉奠定基础,起到司法释明的中端效果。”衡水中院民一庭庭长许晓芬介绍说。


  为确保诉中劝导落到实处,衡水中院已连续两年将“全院全员大调解”当成年度重点工作开展,不断提升法官调解能力。同时,积极促使法官转变工作理念,从单纯的裁判者转变为法律宣讲者和矛盾化解者。


  温情疏导化心结


  “衡水中院在判决后,一并送达判后答疑告知书,对申请判后答疑的,综合运用释法说理、心理疏导等方式,促进当事人息诉服判,引导当事人自觉履行裁判义务,起到司法释明的后端效果。”说起判后答疑工作,衡水中院副院长李永玮颇为自豪,“我们的判后答疑切实让当事人解开了心结,老百姓交口称赞!”


  2024年9月,深州市西蒿科村村民程某和霍某间的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历经两审判决仍争执不下,甚至因后续治疗费用产生矛盾。为切实化解双方矛盾纠纷,衡水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张晓燕邀请乡镇干部、村“两委”、村民代表和双方亲友,在村委会开起了“家门口”的答疑座谈会。


  “法院判得对不对?咱们乡亲们来说句公道话。”座谈会上,法官用方言讲判决依据,村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用“邻里情分”和“土理儿”劝解双方。眼看双方态度松动,法官趁热打铁,联合村干部现场调解后续治疗费争议。最终,程某当场将赔偿款交到霍某手中,霍某也承诺“这事翻篇了”,矛盾纠纷圆满解决。


  从“对簿公堂”到“村头调解”,从“判后疏导”到“彻底解纷”,这场跨越两审、深入乡村的司法守护,解开了当事人的法结与心结。“判决书不是终点,老百姓心安了,才是真正的案结事了。”张晓燕说。


  如今,在衡水各级人民法院,越来越多的当事人不仅接受裁判结果,更理解司法背后的温度。全流程司法释明如同一座桥梁,用温情化解矛盾,用理性守护正义,让每一份司法裁判都成为传递温暖的“法治答卷”,让公平正义更加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

  


原文链接:https://www.hebei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7/id/892254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