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展播丨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

时间:2025-08-26 来源: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 编者按 -

  7月28日,人民网公布了80个2025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我省法院“构建府院联动新格局 增添法治吉林建设新活力”等10个案例入选,涵盖了全省法院在府院联动、释法明理、数助决策等多项创新工作,较好地展示了我省法院主动作为,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的责任和担当。近期,吉林高院开设专栏,对10个社会治理创新案例进行展播,敬请关注。

  以综治中心为纽带 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扎根基层最深处

  - 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 -

  自2020年8月以来,吉林省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上级法院工作部署,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指导各基层法院投身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和运行,并将人民法院“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融入综治中心工作,促进纠纷化解更有效、前端治理更见效、联动化解更高效,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法院报等媒体推广。

  背景介绍

  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为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问题解决在当地,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吉林省委政法委以深化共建共治共享为方向,以打造“四有”(有力量进驻、有专门场地、有专项经费、有编制机构)综治中心为牵引,统筹整合资源,强化协同联动,不断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探索。2020年8月,辽源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市委政法委全面协调,构建“111”平安建设模式(一中心一网格一平台),先后组建由市级层面统筹,其他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综治中心,形成了以综治中心一杆子到底、一盘棋整合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辽源模式”。

  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的“加快推进全省基层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实体入驻本地综治中心”的目标任务,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指导各基层法院积极投身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和运行,并将人民法院“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融入综治中心工作,以司法之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主要做法

  整合县(区)层面专业调解力量,打造纠纷化解“主阵地”。组织各基层法院组建审判团队进驻各县(区)综治中心,结合标准化法庭建设要求,优化中心软硬件设施,每个县(区)综治中心均设立诉讼服务窗口、诉讼服务室和智能审判法庭,综治中心网络平台与法院通过专线与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互通互联。入驻中心的审判团队通过一站式接收、多方面调处、全链条解决等方式和“人民调解+案件速裁”等模式,对民商事纠纷实行全面解纷。由县(区)综治中心对矛盾进行分流,将涉诉纠纷转到法院驻综治中心团队;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案件委派至综治中心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成功且能够进行司法确认的案件,经当事人申请由派驻综治中心的审判团队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功或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由驻综治中心审判团队及时裁判,形成了闭环解纷。

  

  

  用好乡镇(街道)层面承上启下功能,筑牢纠纷化解“桥头堡”。辽源市30个乡镇、17个街道均成立了综治中心。各基层法院按照属地原则,选派庭长、副庭长进入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建立法官联系点47个,其主要工作是解决处理综治中心网络平台派发的调解任务,总结乡镇(街道)和辖区村(社区)综治中心法官工作情况,对下级综治中心纠纷化解不成功的案件进行进一步梳理和二次调处,将辖区难点问题向县(区)综治中心和县(区)法院汇报。

  

  

  发挥村(社区)层面基层联动优势,壮大纠纷化解“生力军”。贯彻落实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的要求,构建“对接关口前移、多方联动调解、分类专业调处、调解贯穿全程”的全新源头治理工作模式。各基层法院共指派65名员额法官与562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实现全对接,吸纳1246名网格长、387名调解员、584名群众代表,主动对接公安机关驻村(社区)592名辅警,形成了法官进网格“1+3+1”解纷工作机制(一名员额法官+网格员+调解员+群众代表+辅警)。

  

  

  激发“总对总”机制在线诉调作用,当好纠纷化解“排雷手”。 坚持以开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为载体,在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机制框架下,将“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融入各县(区)综治中心工作,在综治中心设立“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中心,择选专人办理“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依托人民法院线上调解平台,与有关单位协同化解本领域、系统的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促进综治中心纠纷化解提档升级。

  工作成效

  便民利民,纠纷化解更有效。辽源辖区各基层法院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在综治中心实现立案、分流、调解功能,减少当事人在法院和综治中心之间的往返奔波,实现调、诉无缝对接,2020年8月以来,四个县(区)综治中心审判团队受理民商事案件1590件,开庭审理案件466件。

  释法普法,前端治理更见效。2023年以来,全市法院借助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开展“法官进网格”活动1083次,排查矛盾纠纷844件、化解各类纠纷702件、普法宣传291次、巡回审判254次,创建“无讼社区”3个、“无讼村屯”42个,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持续提升。

  线上线下,联动化解更高效。辽源法院与人社、金融监管、工商联等14家单位完成在线诉调“总对总”对接工作,2024年5月,入驻辽源市龙山区社会治理中心的龙山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团队利用“总对总+司法确认”模式成功确认了首例委托调解案件,截至2024年10月,法院驻各综治中心诉调对接团队已通过“总对总”化解纠纷161件,占受理“总对总”化解纠纷总数的46.8%。

  经验启示

  人民法院需要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辽源中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并指导各基层法院积极投身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和运行,将人民法院“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融入综治中心工作的工作模式,能够使纠纷化解更有效、前端治理更见效、联动化解更高效。

  

  


原文链接:http://jlfy.e-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8/id/893058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