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法院一案例入选最高法院第一批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

时间:2025-08-26 来源: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严格公正司法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高人民法院选取了10个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将分两批发布。在第一批发布的5个典型案例中,黑龙江法院一案例入选!

      下一步,黑龙江法院将认真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加大对企业产权和企业经营者的司法保护力度,促推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典型案例】

      某漂流公司诉某市某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扣押财物及行政赔偿案

      (一)基本案情

      某漂流公司于2004年开始在某市经营漂流项目。2019年,某市某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以下简称区文体局)在执法活动中发现,某漂流公司经营的漂流项目应当按照《黑龙江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第8条第2款的规定在区文体局进行备案管理,但该公司未备案。2019年8月4日,区文体局扣押该公司的漂流船5只并制作了扣押清单,但直至2022年4月一直未予返还。该公司不服诉至法院,请求判决区文体局赔偿扣押所导致的漂流船、码头等设施损失及停产停业损失。

      (二)裁判结果

      齐齐哈尔铁路运输法院一审认为,《黑龙江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并未规定对于经营主体未进行备案登记的情形,监管部门有权采取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且根据行政强制法第24条、第25条规定,行政机关决定扣押,应当制作并当场交付扣押决定书和清单,且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本案中,区文体局未提供证据证明其制作并当场交付了扣押决定书,且自扣押漂流船后一直未予返还。故对于区文体局扣押漂流船的行为判决确认违法。关于行政赔偿问题,某漂流公司提交的证据无法证明其因船只被扣押所导致的实际经营损失,人民法院结合该公司购买漂流船的价格单、每只漂流船的承载人数、该公司经营漂流的年收入等,考虑折旧因素,酌情判决确定相应赔偿数额。该公司上诉后,哈尔滨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二审以相同理由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三)典型意义

      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职责对经营主体实施监管,一方面要落实监管责任,实现监管全覆盖,另一方面也要着力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对于经营主体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监管部门开展执法活动应当做到有理有据,采用非强制性手段能够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本案中,某漂流公司未进行备案违法在先,区文体局可以依法对其作出处理,但该局在缺乏法律依据情形下采取扣押强制措施,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损失,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在判决确认扣押行为违法的同时,考虑到因长时间扣押导致财物严重贬值,若判决返还原物将难以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故直接判决行政机关赔偿企业经济损失,有利于规范行政执法活动、保障经营主体财产安全。

  文章出处: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黑龙江高院行政庭    


原文链接:http://www.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4260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