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赣边际,有一家红旗岗法庭

时间:2025-08-26 来源:浙江法院网 作者:佚名

  

  

  “一碑界破浙西山,法帜长悬云雾间”。在浙赣两省交界的苍茫山色中,常山县人民法院红旗岗法庭扎根于千年古镇球川镇,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仅一步之遥。晨光穿透薄雾,洒在法庭门前的石阶上,红旗岗法庭正以跨越山水的司法温度,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篇章。

  

  

  

  跨省联调:民生小事里的“和合”密码

  

  球川镇与江西玉山山水相连、商脉相通,早市的菜篮子里装着两省的烟火气,工地上的号子声混着两地乡音。这样的地缘特质,也让跨省纠纷成了这里的“常客”。如今,这些曾让人犯难的“跨界麻烦”,在“边际协作”机制下正悄然化解。

  “原以为跨省官司要跑断腿,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江西籍务工者老赵握着调解协议,眼里泛着笑意。此前,他因劳务纠纷与常山某建筑公司对峙,案情虽不复杂,却因涉及两省主体,一度让他犯愁。

  红旗岗法庭受理后,立即启动“边际联调”机制。两地调解员依托常态化业务交流积累的经验,迅速梳理矛盾焦点——工资结算标准、误工补贴争议。

  调解当天,法庭里来了几位“特殊客人”:玉山县人社局劳动监察员带着政策文件到场,球川镇司法所工作人员捧着本地企业工资指导手册。三方围坐,一边释法理,一边讲人情:“老赵,您干的活我们都清楚,企业也确实有难处……”“公司,欠薪影响的不只是工人,还有咱们在这儿的口碑……”

  两个多小时后,双方握手言和。这场跨越省界的调解,不仅解开了赵某的“心结”,更让“枫桥经验”在边际协作中焕发新枝。近年来,红旗岗法庭打造“边际调解工作室”,创新开展调解员跟案实训、联合研讨,推动诉前化解跨省纠纷200余件,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愿景在浙赣边际照进现实。

  司法接力:山路弯弯中的“送达温度”

  

  在浙赣交界的群山里,“找人”从来不是件容易事。但依托深厚的地缘人缘,常山和玉山两地政法干警往来密切,让协作交流成为常态——两地创新推出的联合送达机制,不仅让法律文书送达效率显著提升,更让干警在协作中深化了业务交流与情感联结。这份在实践中凝结的协作默契,正为跨区域矛盾化解和基层法治服务筑牢坚实根基。

  曾有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被告张某户籍在江西乐平众埠镇,因常年在外务工“失联”,诉讼文书送达陷入僵局。红旗岗法庭干警遂驱车踏上跨省送达之路。

  

  抵达众埠镇后,干警们面对着复杂的农村环境犯了难,仅凭一纸户籍地址难以寻找。关键时刻,跨域联合送达机制成了破局的“金钥匙”,干警们随即拨通众埠法庭的电话,请求协助,一同前往寻找被告住址。在众埠法庭干警的“导航”下,很快便找到了张某家属,并通过家属成功联系上被告。面对两省法官的联合释法,张某充分认识到积极配合诉讼的重要性,逃避并非解决之道。当日,张某便主动联系原告,当场履行还款义务,原告向法院申请撤诉。

  在红旗岗法庭,跨省的线下送达、当面调解俨然成了这里每一名干警高效办案的“必杀技”之一。“通过这种直接上门的方式,很多矛盾纠纷在找到被告或者其亲属后,当面、当场直接化解。”红旗岗法庭庭长方程说道。

  这样的“跨省接力”,在红旗岗法庭已是常态,两地通过“委托送达+联合走访+线上协查”模式,高效完成跨域委托送达30余件、跨域联合送达20余件、联合线上调查30余件。

  云端解纷:“共享法庭”实现正义加速

  

  江西是劳务输出大省,每年有大量劳动力涌入浙江。毗邻江西的球川镇,凭借产业优势汇聚众多工厂,成为吸纳赣籍务工人员的重要阵地。当跨省务工权益保障成为焦点,边际法庭以创新实践架起两地协同发展的法治桥梁。

  “线上帮我和工友拿回了欠薪,省时又省力,感谢法院!”远在江西的老吴通过电话对承办法官方程表达着谢意。此前,他和工友们在常山务工,工程结束后,老板老刘拖欠的2.4万余元工资成了“心头病”。几人多次讨要无果后,老吴通过“线上立案”向法庭求助。

  起初,老吴担忧“人在江西打官司会麻烦”,方程表示可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线上调解、开庭。方程一边联系在常山的老刘,一边通过小程序远程连线老吴,组织双方进行线上调解。当老刘以“需开票公司才能结账”推诿时,方程告知老吴可通过“浙里办”APP线上开票。最终,双方当场在线签署调解协议。方程还多“唠叨”了一句:“其他工友的工资也得按时结清!”发票开出后三日内,老吴及其工友收到了工资。

  从“两山”法院签署《浙赣边界人民法庭司法协作机制》,播下司法协同的种子,到今年签署《跨域涉诉纠纷协同化解工作机制》结出丰硕果实,两地司法协作始终紧密围绕深度赋能浙赣边际(衢饶)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深耕细作。

  

  2022年以来,红旗岗法庭通过跨域“共享法庭”累计化解跨域纠纷65起,节约诉讼成本10万余元,在线立案率100%,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仅为26天。

  从乡间小路的并肩送达,到云端屏幕里共话法理,从“一碑界”的物理分界,到“一家亲”的司法共治——衢饶两地司法协作早已跨越“解纷”边界,在浙赣边际的土地上扎根出“法治共同体”的繁茂根系。暮色漫过浙赣山峦,红旗岗法庭的灯光仍然明亮,持续探索着“边际共治”与“司法为民”交融的无限可能。

  

  来源: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原文链接:https://www.zjsfgkw.gov.cn/art/2025/8/5/art_56_389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