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治报】法护青山绿意浓

时间:2025-08-26 来源:陕西法院网 作者:佚名

  

  

  《西部法治报》2025年8月7日报道

  盛夏时节,秦岭南麓的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里,冷杉古树参天蔽日,羚牛群在林间穿梭,潺潺溪流浸润着这片“天然基因库”。当生态保护遇上发展命题,商洛市柞水县人民法院以司法为笔、绿色为墨,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篇章。

  

  法槌护青山

  巡回审判织密防护网

  

  “开展巡回审判,既要夯实司法保障,推进建立与行政机关的外部协调联动机制,也要通过联席会议、带案指导、法治培训、点评研判案件等机制,实现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与环境执法的双向有机衔接,确保前端与后端协同发力。”7月31日,在牛背梁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巡山护绿的柞水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环资审判巡回法庭负责人张涛说。

  今年“6·5”世界环境日,柞水县法院副院长王晓阳带领法官干警,将一起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的审理现场“搬”到了牛背梁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广场上。庭审结束后,法官以案释法,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看得见的警示”,围观的村民和游客纷纷参与互动。这一幕,正是柞水县法院“巡回审判+现场普法”的生动实践。

  “以前总有人偷偷砍树、捕猎。现在法庭开到了家门口,谁还敢动歪心思?”营盘镇村民老李说。“通过巡回审判将司法触角延伸到保护区核心区,近3年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0%。从‘事后惩处’到‘实时震慑’,我们让法律长出‘牙齿’,更让它有了‘温度’。”张涛介绍道。

  此外,针对案件中发现的生态监管漏洞,柞水县法院及时向林业、环保等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从源头堵住污染漏洞;通过联席会议、带案指导等机制,实现司法与执法“双向奔赴”。如今,在牛背梁的林间小道上,时常能看到法官与林业站工作人员一同巡山的身影——他们不仅是案件承办人,更是生态保护的“联防员”。

  

  修复焕生机

  让绿水青山再现芳容

  “法院审理判决的生态修复金、损害赔偿金等,会优先用于生态环境修复、基地维护及后续管理。”7月28日,法官毛博说,只有建立生态恢复治理长效机制,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才能实现环资审判可持续发展。

  “我自愿缴纳16188元生态修复金,以此弥补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伤害……”2024年10月,柞水县法院庭审现场,被告人范某某的忏悔声里,藏着生态司法的修复补偿理念。因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范某某在接受刑罚的同时,更要“偿还”对自然的亏欠。

  在近3年柞水县法院审结的9件环资刑事案件中,7件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7名被告人共缴纳生态修复赔偿金13200元,投放鱼苗1.7万余尾,补植树木300余株。在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物保护放养区”“古树名木保护区”等标牌醒目,“补植复绿区”里,新栽的树苗正迎着山风生长。

  更令人欣喜的是,生态修复带来了民生蝶变。朱家湾村曾因生态破坏陷入“守着绿水青山饿肚子”的困境,如今,依托修复后的生态环境发展民宿和研学旅游,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9年的8000元升至2024年的28000元。“法院设置的‘生态修复就业岗’让我既能护林,又能挣钱,这日子比蜜甜!”村民毛婶擦拭着公园步道的护栏,笑着说。

  

  基地聚合力

  构建常态保护机制

  2023年4月27日,沿秦岭七省(市)高级人民法院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会议在柞水县召开。会上,七省(市)高院共同签署了《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并达成《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陕西宣言》。

  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守护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这个“天然基因库”,2023年5月,柞水县法院设立“秦岭·牛背梁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搭建司法保护、宣传教育、专家协作、府院联动和生态修复五大平台,探索“碳汇”认购等方式实施生态修复,推动生态司法从“末端惩治”向“前端预防、中端治理、末端修复”全链条延伸,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体系。

  “运行2年多以来,基地和平台在联动协作方面共享行政执法和审判执行信息资源,发挥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职能优势,为实现行政部门与司法机关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全社会推进环境治理畅通渠道。”张涛说。此外,依托该基地,柞水县法院加强与纪检监察、检察、公安及相关行政主管机关的协作配合,建立公益诉讼联席会议机制,推进部门快查快处机制,构建专业咨询和信息互通渠道,健全常态化联动机制;与水利、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加强沟通、强化对接、形成合力。

  

  全民共守护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举报非法捕鱼换了两张景区门票,带着孙子来玩,还能给娃讲讲护鱼的道理!”7月15日,朱家湾村村民毛某说。这一“意外收获”,源于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推出的“生态保护积分制”。在柞水县法院的推动下,村民举报违法行为、参与巡护、清理垃圾等都能累计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景区门票,“保护牛背梁就是保护咱的家”成了当地人的口头禅。

  生态保护,理念先行。柞水县法院依托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优势,针对游客和青少年两大群体,定制了以冷杉古树、羚牛为“主角”的科普资料;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节点,开展“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体验活动,让“环保”从口号变成行动。“原来一棵古树要生长几百年,捕猎一只羚牛会触犯刑法!”参加普法活动的中学生小林,在笔记本上认真记下学到的知识。

  典型案例是最好的“法治教材”,柞水县法院精选非法狩猎、滥伐林木等案例,在保护基地公开审理、集中宣判,将热点案件转化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如今,牛背梁的护林员里有村民,环保志愿者中有游客……一张“司法引领、公众参与、科技赋能”的生态保护网正越织越密。


原文链接:http://sxg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8/id/89358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