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有“法”,公共法律服务暖心相伴

时间:2021-05-20 来源:天津长安网 作者:佚名

  

  战“疫”有“法”,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身边。疫情期间,河北区铁东路街道办事处、铁东路司法所和各社区坚持疫情防控与人民调解“两不误”。公共法律服务律师及时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问题,协助化解矛盾纠纷,以“法”助力疫情防控;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他们主动上门,为企业保驾护航,以“法”助力复工复产。

  律师进社区“联合调解”化解邻里纠纷

  在推进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的过程中,铁东路司法所引入4家大型律所,搭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公益律师们在普法宣传、法律援助、诉前调解、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人员思想改造等工作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前不久,志成中里社区调委会接到居民张女士的调解申请。随后,社区工作人员到其家中了解情况。张女士住在3楼,发现自家天花板出现裂缝,并伴有漏水的情况。张女士当即找到4楼邻居协商维修事宜。由于寻找漏水点需要破拆装修,邻居不同意,双方争议很大,漏水的问题也就一直没能得到解决。无奈之下,张女士求助社区调委会。

  在了解了事情经过后,司法所介入调解,协调启动“联合调解机制”,组成有专业律师参与的调解团队,为双方解决问题。4月28日上午,调解人员与双方当事人到达调解现场,测量体温、间隔一米落座并佩戴口罩,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

  “咱们最终的目的是解决漏水问题。现在不清楚漏水原因,不能说4楼这边就一定不会因为漏水出现损失。解决这个隐患,对两家都是有好处的。另外,法律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也就是说,3楼漏水,4楼有义务帮助找出问题所在,并通过合理方式解决……”律师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意见。

  经过调解,双方最终商定共同选择一家装修公司,查找漏水原因,费用共同承担。找出漏水原因后,以天花板为界,各自承担住宅区域内漏水点的修复费用。最终,张女士与邻居握手言和,不但解决了漏水问题,也调和了邻里关系。双方都表示,通过律师的专业法律讲解,他们知道原来法律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后会互相理解,共同解决问题。

  法律“云”帮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发生后,铁东路司法所建立了“众志成城抗疫情法律指导微信群”,将12个社区和4家律所连接起来,通过微信平台及时解答法律问题,推送相关法律知识等。律所积极响应疫情防控服务需要,不仅组织律师捐款,还组建了“抗疫法律服务队”,参与诉前调解案件的法律疏导调处等。

  此前,某零售企业受疫情影响暂停营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员工工资怎么发?线上销售如何分配?员工无法按时返岗怎么办?种种问题都摆在了企业经营者的面前。

  接到咨询后,律所专门成立项目组,线上展开研讨,对疫情防控期间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和汇总,通过电话和微信方式向企业宣讲了政府给予企业的各项支持政策,让企业对相关规定有全面、清晰的了解。

  企业了解相关政策后,向员工发送了倡议书,陈述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拟实施的应急方案等,得到员工的理解和积极响应。日前,该企业已经顺利复工。律师团队的法律帮扶,避免企业与员工之间因疫情发生矛盾和纠纷,帮助企业防范了法律风险。

  “一对一”服务援鄂医务人员有了专属律师

  “鉴于您在举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的无私奉献……指派一名专职律师为您提供无偿的常年法律服务,如遇重大、疑难法律问题,我们将组织专业团队为您排忧解难。”近日,河北区司法局发起了青年律师为援鄂医护人员提供公益法律服务活动。活动中,铁东路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律师刘彬与援鄂医务人员鲁欣结对,无偿提供“一对一”个人法律服务。

  疫情无情人有情,公共法律服务暖人心。铁东路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倾听和回应群众需求,公益律师们也尽自己所能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贴心的法律服务。




原文链接:http://www.tjcaw.gov.cn/zz/shgl/tjcaw-iirczymk3761497.shtml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