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矫派驻警察战“疫”记

时间:2021-05-20 来源:天津长安网 作者:佚名

  

  

  疫情防控期间,梅江戒毒所派驻警察二大队的12名派驻警察,与滨海新区司法局干警并肩作战60天,在每一天的坚守中上演着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12个未接来电

  派驻警察二大队中,有三名派驻警察家住市区,距滨海新区社矫中心50多公里的路程,每天驱车都要花费1小时左右的时间,但他们不计得失、不讲条件,坚守区司法局指挥中心应急值班工作岗位上,确保信息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在每天正常出勤的情况下,他们还利用晚间时间参加社区志愿者执勤活动,严格排查出入社区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测温。

  2月14日,我市迎来立春后首场大雪。当晚,派驻警察二大队队长白国忠像往常一样,带领志愿者们照常在汇合家园社区值守。路上的积雪越来越厚,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白国忠考虑到,该社区是老旧小区,居住在此的老年人较多,若不及时清理积雪,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他立即联系居委会工作人员,取来铁锹等工具,合力在社区门前清理出一条道路。清理完道路,已经是晚上11时许,白国忠这才掏出被“冷落”了4个多小时的手机,然而,因为手指冻僵,费了不少工夫才成功解锁手机。此时,看到屏幕上12个来自妻子和女儿的未接来电,让他心生愧疚,他知道电话那头是来自家人的牵挂。

  其实,52岁的白国忠身体并不好,但他嘴上总挂着一句“我是党员,我先上”,而自己却在办公室里偷偷吃着降压药、维生素C片,家中也还有老母亲需要照顾。但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他战“疫”的信心和决心,他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情怀,以高度的责任感奋战在滨海新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没事,我有药!”

  57岁的派驻警察满俊才患有心脏病,他的口袋里常备着速效救心丸。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不顾个人安危,对全区千余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电话排查和疫情防控教育,对离线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及时登记报告,对重点社区矫正对象随机抽查其活动轨迹,确保不脱管、不漏管。满俊才每天都一大早来到办公室,抓紧一切时间工作,同事们看到他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经常劝他说:“老满啊,你都这么大岁数了,又有心脏病,要多注意休息!”可他总是笑着回答说:“没事,我有药!”

  期间,大港社矫中心辖区内的社区矫正对象李某的婚姻家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他在本市没有亲友,工作、生活和住房都存在困难,思想情绪波动较大。为稳控其在疫情期间的思想情绪,满俊才与工作人员带上时令蔬菜等生活用品,到其租住处入户走访,与其谈话,并进行教育,及时化解了他心中的不良情绪。李某十分感动,情绪逐渐稳定,表示一定遵纪守法,争取顺利解矫。

  紧急送医清隐患

  疫情期间,社区矫正对象易思想不稳定、情绪发生波动,派驻警察李洋充分发挥自身管教经验丰富的优势,对情绪波动较大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引导,耐心做好稳控工作。

  2月25日18时许,汉沽茶淀司法所的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张某精神疾病复发,李洋迅速赶往现场,在留庄村村北的一处集装箱旁发现了张某。当时张某语无伦次、自言自语,基本丧失正常沟通的能力。众人面对患病的张某都有些犹豫,不敢上前,李洋当即走上前尝试和张某沟通聊天,张某逐渐愿意和李洋交流。待张某慢慢恢复正常,情绪基本稳定后,李洋教育他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一定要遵守社区矫正各项规定,不能添乱,并陪同、护送他一起回家。

  后经上级领导集体研判,定于3月5日早上将张某送往塘沽安定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精神疾病治疗。由于张某是该院在疫情防控期间接收的第一个病人,工作人员对相关流程不太熟悉,导致张某情绪焦躁,李洋见状,递给他一瓶矿泉水让他稳定情绪,并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直至16时10分,张某终于住进医院。李洋赶回社矫中心时已经是17时30分,但李洋欣慰地说:“历经9个多小时,张某终于得到了及时治疗,辖区也少了一个安全隐患!”




原文链接:http://www.tjcaw.gov.cn/zz/shgl/tjcaw-iircuyvh6643853.shtml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