戮力同心,社矫抗疫一马当先

时间:2021-05-20 来源:天津长安网 作者:佚名

  

  加强防范 科学监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本市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在市司法局党委领导下,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创新方法,精准施策。

  面对疫情,市社区矫正管理总队第一时间发出《给全市社区矫正对象的一封信》,要求社区矫正对象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做到科学防护、遵规守纪、加强学习、奉献爱心。市社区矫正中心还将收集到的疫情防控知识、法律常识、警示案例、心理压力疏导等教育内容,推送到“津矫通”手机App上,使社区矫正对象能够利用手机App进行学习。

  各区社区矫正支队迅速行动,建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全员上岗对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逐一排查,创新报到、接收与解矫方式,做到加强防范,科学监管。

  针对疫情防控中的监管难题,河西区司法局及时和区检察院启动会商机制,经向市司法局请示,改变社区矫正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措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合规性,加强社区矫正对象行动轨迹信息核查和线上监管教育。

  河西区社区矫正中心还开通心理咨询线上服务,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河西区社区矫正疫情防控工作中,每日9时至18时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此举有效缓解了社区矫正对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焦躁心理。

  宽严相济 以人为本

  疫情发生后,西青区司法局大寺司法所工作人员董淑磊比以前更忙了。除了按时为矫正期满的社区矫正对象办理解矫手续外,他还要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微信定位查看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的活动轨迹,确保监管秩序有条不紊。他每天通过电话点名,逐一与社区矫正对象通话,同时要求他们做好自身防护。他说:“在这个特殊时期,社区矫正对象的管控重点不仅仅是没有重新违法犯罪,他们每一个人能够平安健康也是我的心愿。”

  滨海新区司法局海滨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在排查中发现,社区矫正对象马某自1月24日起,开始发烧腹泻,经医院确诊为细菌性痢疾,输液治疗后,马某症状并未缓解,再加上其母亲年前刚刚做完乳腺癌手术、家中孩子年幼、妻子情绪不满等原因,造成他身心承受了巨大压力。司法所工作人员得知后,对马某进行了心理疏导,告知他放下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马某每天去医院输液时接触的环境危险性较大,希望司法所能够帮助他解决没有口罩的难题。司法所工作人员关颖经多方协调,将一个N95口罩及数个一次性口罩送至马某家中,马某深受感动。

  这种充满温情的社矫工作体现了“宽严相济、以人为本”的特点,让社区矫正对象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奋战一线 铸就忠诚

  疫情就是命令,本市负责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在管理好、教育好辖区社区矫正对象的同时,还积极投入到抗疫斗争第一线,涌现出一批担当作为的典型。

  津南区司法局小站司法所所长张岐友带头冲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他利用“奇有普法课堂”和“法治小站”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推送相关视频,为辖区群众做好自身防护提供科学指导。该所工作人员刘金忠还有一个月就要退休了,仍坚持站好疫情防控这班岗,他说:“这是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司法所干警的责任和使命。”

  宝坻区作为我市疫情较严重的区域,24个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从正月初一开始全部上岗,深入村居,参加基层防疫工作。郝各庄司法所所长张文林,今年58岁,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去年还做了胆囊摘除手术,但他始终冲在抗疫前方,逐村入户向群众发放疫情防控“明白纸”,同村里执勤人员一起值守。2月11日傍晚,接到对辖区到访过宝坻百货大楼的疑似村民再摸排命令后,已经在村里工作一天的张文林,匆匆吃过饭后,立即赶到庞桥头村,逐户逐人开展摸排工作,直至深夜十二时许才完成排查。

  南开区兴南司法所积极参与社区执勤工作,全体工作人员连日奋战在社区防疫一线。石芳源是一名年轻干部,在老家过除夕时接到了司法所的返岗通知,于大年初二的早晨便踏上了返津的回程,还报名加入了社区一线的防疫工作。2月10日,石芳源响应号召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一身疲惫的她顾不上休息,当天晚上就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排查执勤工作,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责无旁贷!”

  奉献爱心 回馈社会

  防疫阻击战打响后,全市各区的社区矫正对象积极踊跃参加志愿服务,并捐款捐物。

  和平区社区矫正对象张某,系餐饮业工作人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也想通过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他不仅向本市红十字会捐款1000元用于抗击疫情,还为解放路社区工作人员送上方便面、奶茶、砂糖橘等慰问品。东丽区社区矫正对象刘某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款1万元,向本市红十字会捐款2万元。津南区社区矫正对象李某带领员工加班加点完成津南医院、小站医院隔离区门窗制作安装等工作,并通过津南区慈善协会捐款2万元。社区矫正对象穆某在“小汤山”津南医院新址参与志愿服务,并利用名为“重塑自我”的抖音号发表《中国加油》作品,获得超9万人点赞。

  疫情期间,在不能进行集中教育、学习、社区劳动等人员聚集活动的情况下,本市各项社区矫正工作未因疫情影响“打折扣”,70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工作人员及社区矫正对象无确诊病例。 (图片由市社矫中心提供)

  

  ▲社矫工作人员在抗疫一线

  

  ▲“远程”监管社矫对象




原文链接:http://www.tjcaw.gov.cn/zz/shgl/tjcaw-iimxyqvz6443275.shtml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