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模凝聚力量 典范映照初心

时间:2021-07-07 来源:江苏长安网 作者:佚名

  

  “戴庭将自己化成了一颗法治精神的种子,播撒在了这片孕育万物的广袤大地上。今播一颗种,明朝万山花。他高尚的人格、优秀的素养和对法治的赤诚之心,照亮了法治的进程,激励着我们奋力前行!”

  

  6月17日,省法院举行全省法院英模事迹宣讲会,集中展示全省法院干警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五位同志用质朴的语言、生动的事迹和真挚的情感进行了精彩讲述。他们的事迹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细节中显品格,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弘扬英模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重要内容。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全省法院着眼选得准、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发现和选树了一批在干警身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英模典型。其中,选树王小莉、陈利东、杨菁、王海斌、杜开林、姚月梅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模范典型,涌现出戴宜、王斌、黄文娣、俞水娟、朱嵘、陆超、罗海峰、刁安心等全省有影响力的优秀法官典型,涌现出杜晓庞、刘振华等面对突发事件,以鲜明党性和担当精神荣耀天平的干警英模典型,英模人物典型事迹的发掘与宣传有力激发了全省法院广大干警的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斗争锐气,推动全省法院队伍教育整顿持续走向深入。

  以钢铁意志托举起法律信仰

  ——他们是敬业奉献的典型

  15个春秋,2846个案件,他以“舍我”的气魄、“忘我”的执着,“无我”的境界,燃尽生命之光,烛照法治前程。6月17日省法院宣讲会上,江苏新天伦律师事务所蒋瑜律师的宣讲在深沉回忆中寄托哀思,戴宜生前事迹感动、震撼着宣讲会现场听众。

  2020年6月,戴宜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英年早逝,年仅44岁。2007年,戴宜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官”,2010年荣获第四届江苏省“十佳法官”称号,2013年被评为“全省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2016年荣获“江苏省先进工作者”。

  戴宜是一个对工作有着极高要求的人。他的庭上,没有“该吃饭了”“下次再说”“先到这里”,他说,当事人跑一趟不容易,能解决的绝不能拖。戴宜走时,转出来123件案子,全是疑难复杂案件,最难啃的骨头他都自己扛下了。庭里的同事们意识到,自己的庭长真的是负重前行,为每个人挡风遮雨。

  宣讲会上,蒋瑜含着泪水反问:“我常在想,一个人得有颗多强大的心才能在拿到胃癌晚期诊断书后,还能有条不紊把工作安排好?得有多强大的意志,才能把该开的庭继续开完?拿到诊断书的第二天,他和往常一样走进法庭,以清晰的思路组织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完成庭审总结、然后当庭宣判,直至敲完最后一声法槌,稳稳地完成了庭审。他用钢铁意识托举起当事人的信任和自己对法律的信仰!”

  信仰弥坚,意志弥坚。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自强模范、全国模范法官王小莉,出生时的医疗事故造成了右手永远的残疾。虽历尽波折,最终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考进法院。实现法官梦,必须要从最基层的书记员做起。为了提高打字速度,只能一只手操作键盘的她连夜练习快速打字,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书记员,担任书记员的五年,一共收发了近8000起案件的材料。

  一名法官,不仅是所判决的案件,他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仰。一起夫妻离婚案件,妻子因为20年前结婚登记的姓名和年龄有误,被一审法院驳回起诉。案件上诉到中院,看到焦急万分的上诉人,王小莉没有简单地一驳了之,而是冒着酷暑,驱车五百多公里,历时八个小时,赶到女方老家安徽凤阳县的一处偏远农村多方调查、协调,终于帮她解决了身份原因带来的维权难题。

  教育整顿涌现的英模人物中,徐州睢宁法院法警大队大队长杜晓庞毫不犹豫,跳入古护城河冰冷的河水中勇救落水女童;镇江中院立案庭信访办主任刘振华不顾自身安危,抱住危立法院门柱的信访人纵身一跃,有力处置一起信访极端、突发事件……

  敬业奉献的背后,折射着法院人鲜明的党性,钢铁般的意志,矢志不渝的初心。

  “人民法官”人民在前法官在后

  ——他们是司法为民的典范

  “我做这么多年法官的体会是,我们是人民法官,人民在前,法官在后,法官不是官。人民法官为人民,就是要凭着自己的良心去办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辜负老百姓的感谢和信任。”

  今年3月初教育整顿开始,连云港法院请来“全国模范法官”、“全国最美基层法官”姜霜菊为两级法院干警作事迹报告。姜霜菊作为一名老法官,以朴实的话语向干警们讲述年轻时候的她“一辆自行车,一件雨衣,一个公文包”基层法庭办案,“后来在基层法院接触的很多都是农民、渔民,有年龄大的,文化水平低的,法律知识比较淡薄。他们常常带着气来,法官做的事就是耐心化解矛盾,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干警们感慨,她,就是人民法官的代表,就是和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的人!

  扛过英模的旗帜,传承司法为民的不变情怀。6月17日,全省法院英模事迹宣讲会上,连云港海州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陈利东深情讲述:

  2014年底,一起震惊港城的38名城区老人被骗“养老钱”“保命钱”的诈骗案件牵动着他的心。这些老人情绪激动,上访不断,甚至痛心疾首地哀求法官及早追回钱款。

  老人痛,法官们更揪心。接下来的三个多月时间,陈利东挨家挨户走访被害人,深入了解案件真实情况,一次次到被告人父母和兄弟姐妹家作动员工作,同时在退赔金额上耐心地和老人们一一协调。来来回回做了100多次的协调工作,案件终于迎来了转机,两名被告人的亲属最终与38名老人达成了和解协议,老人们的 “养老钱”失而复得。

  “集中发放退赔款那天,老人们紧紧握住我的手,迟迟不肯松开。老人们联名给市委、市法院寄去了感谢信,其中的一位老大爷甚至把我每次到被害人家中走访、调解的场景都拍下来刻成了光盘,送给我。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

  为群众“养老钱”主持100次调解的连云港法官陈利东;跨越16年,坚持为两位老人代转执行款的常州法官张为众;31年坚守基层法院审判一线的徐州法官王海斌;审理各类刑事案件1500余起,无一起错案,死刑案件核准率保持100%的南通法官杜开林,还有宿迁女法官杨菁,凌晨执行中,为被执行人的孩子买来热气腾腾的早餐……他们司法为民的事迹和情怀如脉脉涓流,传递着司法的力量和温情。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心怀苍生福祉,才能用真心践行法治情怀,收获社会对法律的尊重对法治的信仰。

  于“无先路”处蹚路

  ——他们是开拓创新的先锋

  “军人的字典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在我心里,这是一种尊严,更是一种精神和态度!”宣讲会上,徐州中院办公室主任顾庸的发言在报告厅回荡。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带着戍守中印边境23年的忠诚和担当,2013年,南疆某部队团长顾庸转业来到徐州中院。从部队老兵到法院新兵,一切都要从零起步。顾庸坚信,只要心怀忠诚与担当,任何岗位都能干出一番事业。

  2015年3月,全省法院举办书记员业务技能竞赛。封闭训练期间,顾庸和队员吃住在培训点,一起承受强大的竞赛压力和高强度的的训练。两个月后,徐州法院这支队伍捧回了团体和个人“双第一”。竞赛结束,顾庸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认真总结经验,将训练方法转化为培训提纲,指导书记员们更好更快适应岗位。

  转业9年,经历多个领导岗位,面对组织的每次调整,他始终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顾庸坚信:只有通过奋斗,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幸福。

  人们说他是传播“法院好声音”的民谣歌手,他更是攻坚“执行难”的改革闯将。省法院执裁庭庭长朱嵘在省高院工作已有20多年。2011年11月,朱嵘由行政庭调至执行局,他面临的是“执行难”这个困扰法院多年的难题顽疾。由于当时我国尚未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再加上社会诚信体系尚不健全,攻坚“执行难”的许多改革可以说刚一启动,就进入了没有现成答案可抄的无人区。

  10年来,朱嵘参与了多项重大执行工作改革项目的论证、设计和实施,几年时间,他几乎跑遍了全省每一个基层法院。每年,他几乎有一半时间都在出差,到基层和一线求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网络司法拍卖、联合失信惩戒、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854模式”、终结本次执行案件单独管理……反复调研、反复论证、反复修改方案,一项项改革推动着惠民利民的执行举措向前迈进。2018年,江苏法院执行案件平均结案时间较两年前缩短了三分之一,执行到位金额突破1300亿,如期完成最高法院提出的“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任务,并作为全国第一站接受了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现场评估验收。

  长江奔腾,候鸟结群,是江苏环资法官们心之所向,情之所往。面对环境资源审判的新发展趋势,江苏高院刘尚雷等年轻环资法官,勇于坚持裁判思维和理念的转换、改革与创新。

  在办理特大非法捕捞长江鳗鱼苗公益诉讼案时,法官们发现只由非法捕捞者来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后果,并没有从源头上彻底切断非法利益链。办理案件过程中,刘尚雷反复翻看近二十本卷宗资料,厘清案件法律关系,合议庭多次讨论,最终判定非法收购是生态资源被严重破坏的重要环节,只有让非法收购、贩卖者与非法捕捞者对破坏长江生态的后果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才可以遏制非法捕捞行为再次发生。

  在办理老山林场非法采矿公益诉讼案时,除了被非法开采行为破坏的山体和损失的大量树木,刘尚雷等合议庭法官们还关注到了有大量鸟类资源损失、哺乳动物栖息地被破坏等情况。他们科学认定非法采矿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失,在裁判中明确将生物栖息地作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判决一部分赔偿资金专门用于案发地区生物多样性恢复及保护使用。江苏环资法官们用自己的努力,维护与生态和谐相处的画面,为江苏生态环境建设贡献着青春与力量。

  沉稳持重,却绝不墨守成规,有着不断开拓创新的勇气、魄力和能力,这是一代代法院人的群体气质。英模人物为榜样,英模精神为引领,全省法院干警将不负韶华,砥砺奋进,在全面深化高质量司法实践的征途上,点亮属于自己的前进路标!


原文链接:http://www.jszf.org/ymfc/202107/t20210705_63484.html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