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法官临终的嘱托,竟是写在病历纸上的案款拨付细则……

时间:2021-07-14 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

  7月7日上午8点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法院女法官方绪萍因病医治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5岁。

  7月10日,很多市民、律师、案件当事人自发前往追悼会现场,送她最后一程。

  青春无悔。22年来,方绪萍始终奋战在审判、执行第一线,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挚爱的事业,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官”、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先进个人,被省高院荣记个人二等功。

  她开拓创新,主导推出的司法网拍相关数据位列全省前茅。

  

  写在病历纸上的最后嘱托

  最后嘱托,病历纸上写下案款拨付细则

  邗江法院法官助理杨祥超的手机里保存着方绪萍给他的最后嘱托——写在两张病历纸上的案款拨付细则。

  “当时如果知道她的身体状况那么差,肯定不会给她打电话!”杨祥超难受地说。

  2013年,方绪萍被查出患有肾病。有了医院的诊断书,她本可以向单位告假休息,可她却说:“没事,坚持治疗就行了,不要把我当病人看待。”方绪萍在外求医期间,仍然惦念着那些未结案件。

  2021年6月初,邗江法院执行局有一批案款需要划拨处理,其中有一部分涉及方绪萍之前承办的案件。

  于是,杨祥超联系了在长春住院治疗的方绪萍。

  “身体要紧,还是推掉吧。”面对家人的劝说,方绪萍拒绝了。

  手头没有合适的纸,方绪萍撕下两张病历纸,工工整整写下一个个执行案件的详情和处理办法,并拍照通过微信发给杨祥超。

  严谨、细致,是方绪萍的标签。“这是方科长的办事特点,她在办案中会写下十分细致的执行日志。”杨祥超说。

  现在,邗江法院执行局310办公室内还有方绪萍留下的执行卷宗和执行日志。

  

  方绪萍在工作中

  敢闯敢试,探索出司法网拍规范流程

  近年来,司法网拍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邗江法院在扬州率先推出了司法网拍工作,主导者就是方绪萍。

  2014年,方绪萍调任邗江法院执行局综合协调科科长,具体负责司法拍卖工作。

  当时,拍卖主要通过拍卖行进行,成交率低。邗江法院法拍房的年成交量不超过10套,积压量超过90套。

  如何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方绪萍想到了互联网。

  那时,在扬州法院系统,司法网拍还是一张白纸,全省推出的也不多。没有经验可循,就先行先试闯新路。

  经过不懈努力,方绪萍创造性地摸索出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遵循性的司法网拍规范流程。

  在方绪萍的推动下,邗江法院实现了网拍标的数、成交率、成交金额逐年翻番,相关数据位列全省前茅。

  邗江法院司法网拍的成功经验,给了兄弟法院不少启迪。该院司法网拍外包团队负责人江心怡说:“扬州法院系统的法拍人员基本上都向方科长取过经,她对扬州司法网拍的贡献有目共睹。”

  没有先例,为了救人她向最高院“求解”

  1999年,方绪萍从扬州大学毕业后考入邗江法院工作,当过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担任过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主任等职务。

  “方绪萍刚工作时,在执行局做助理。执行案件最关键的就是找人,那时没有网络查控这些手段,纯靠两条腿走路。”邗江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邵国荣回忆,方绪萍是四川人,当时负责杭集片区的执行。

  对杭集地形不熟悉,怎么办?“她天天出去摸索,没多久就画出一幅杭集地图。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姑娘了不起。”

  2009年10月8日,扬子江路发生一起摩托车与轿车相撞事故,摩托车主俞先生当场身亡,儿子重伤,肇事司机逃逸。

  一般来说,公安抓获嫌疑人后移送检察机关起诉,法院审理时才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等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也就是“先刑后民”。

  方绪萍承办该案。肇事者逃逸,如果等待破案索赔,连保险公司的交强险都无法及时拿到,重伤的孩子实在等不起。

  原告代理律师刘志伟回忆,他向方绪萍提出:“能不能‘先民后刑’,两条腿走路,先落实孩子的医药费?”

  这么做,没有先例可循。查阅大量资料后,方绪萍作出一审判决,在肇事司机未归案,刑事部分未定案的情况下,以“先民后刑”定赔偿,判决赔偿55万余元,并获得上级法院支持,让伤者得到了及时救治。

  该案成为全国最早的“先民后刑”案例之一,入选“全国百优法律援助精品案例”。

  “为了这个判决,方法官特地咨询了最高院法官。”刘志伟说,“这是一个多么认真、执着的好法官!”

  从不言退,追悼会上被执行人为她送行

  2014年,邗江法院考虑到她身体情况,将方绪萍安排至执行局工作。离开了审判一线,方绪萍还是不愿闲着。

  “在执行局工作期间,我与方绪萍朝夕相处了5年。”邗江法院党组成员、审委会专职委员张玉群泪眼婆娑,频频提到“有情有义、乐于助人、勇于担当”。

  张玉群说,方绪萍从不把自己当成病人,凡事都严格要求自己。

  2016年至2018年期间,扬州市法院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行动,方绪萍被任命为邗江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专职副主任。

  “攻坚行动初期,制度、人员调配、硬件软件等工作千头万绪。”张玉群回忆,方绪萍带领近20人的团队,加班加点忙业务。

  “有一年大年三十,我们开展执行行动。”张玉群说,“当天到仪征执行,直到夜里10点多才回来。好在找到了被执行人,申请人也获得了赔偿。”

  2019年冬天,方绪萍身体严重透支,在单位楼梯上倒地不起,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病情恶化,医生叮嘱她多休息。

  然而,考虑到结案压力大,方绪萍不顾病痛回到岗位上,坚持将手中80多起执行案件处理完。

  书记员熊健回忆道:“有一天晚上,方法官身穿制服,头戴毛绒熊猫帽,拖着虚弱的身体与当事人谈话,然后笑着对我说,‘这样可能不太好看,但我真的撑不住,虚弱得不行。’第二天晚上八点,在办公室我又遇见了她。那时方法官还没吃晚饭。我劝她保重身体,她说这个裁定写完了就走。”

  7月7日,这是一个悲痛的日子,方绪萍因病不幸离世。

  7月10日的追悼会上,亲属、同事、律师、当事人,都赶来送她最后一程。

  赵女士也赶来了,她给方绪萍的儿子写了一封信:“我是你妈妈的案件当事人,是被执行人,本来我们应是对立双方,但我们却像朋友、像姐妹。她从不耍官腔,做事求公正,她是人民的法官,是我们的好法官。”

  “师傅常跟我们说,依法治国,是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作为司法人,要在时代大潮中找准定位,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价值。司法公正,值得我们一辈子坚守。”邗江法院执行法官夏盼盼记忆里,有着一幕幕场景:师傅穷尽努力,帮助交通事故案件申请执行人伸张正义;师傅拖着瘦弱的身体,抱住阻碍执行差点要跳楼的当事人;师傅抓到了老赖,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45岁,还很年轻,这位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好法官匆匆走了。

  带着不能继续陪伴还在上初中孩子的遗憾,带着对审判执行岗位的眷恋,带着时刻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初心……她走了。

  生时,她对大家以爱相待,这份爱源于初心,源于法官对事业的忠诚,对群众的情怀;去时,大家对她以爱相加,这份爱是对初心的致敬,是对法官坚守公平正义的致敬。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46/2021-07/12/content_12508618.shtml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