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刘发燕:化悲痛为力量,美好生活上奋勇前行!

时间:2021-07-14 来源:贵州长安网 作者:佚名

  “同志,请出示下你的相关证件,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6月27日,在天柱县高速路口执勤点,天柱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特警刘发燕和同事严格盘查过往的车辆。

八年前,家住天柱县瓮洞镇巨潭村的刘发燕还是一名打工青年,在一次灾难中,他勇救出6个落水的乡亲,却永远地失去了妻子和一双儿女。

回忆起多年前刘发燕舍己救乡亲的那一幕,村里的不少群众至今还会热泪盈眶。

事情发生在2013年2月11日,正值农历正月初二,刚打工回家过春节的刘发燕与妻子儿女团聚,一家人好不欢喜。当天下午,刘发燕一家到巨潭村渡口,同走亲戚的村民坐上一艘小渔船赶往集镇。呼啸的寒风夹杂着毛毛细雨,河面上的能见度非常低,驶过险滩时突然侧翻,船上的人全被船篷裹在里面,随船渐渐下沉。

  

  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刘发燕

  大难当即,刘发燕凭借良好的水性和在部队服役期间积累的抢险经验,一脚踹开湿漉漉的帆布篷,船内的人一个个露出水面。随即,他一边游向岸边找船,一边大声呼救:“快救人呀!”可是离得远,岸上的群众听不到声音也看不到河面上发生的一切。刘发燕就在岸边找了一艘小船快速向出事江面划去,落水的人们正在拼命挣扎,身子慢慢下沉,刘发燕立即把船划过去,就近捞起一个人。随后他见人就救,一名、两名、三名……全船的12人中,6人陆续安全上岸。

突然,刘发燕想起他救第一个人时后面有个小孩:“那是我的儿子!”他往江面看,不远处,那件熟悉的灰色羽绒服在漂浮……刘发燕很快把儿子抱上岸并做人工呼吸,可是已经晚了。

他抱起冷冰冰的儿子放在岸边,来不及悲痛:“我的女儿,我的妻子,你们在哪里呀……”他把船划到出事江面去寻,一次又一次跳进冰冷的江水中寻找妻女和其他村民。然而,汹涌的江水滚滚东去,已看不到一个人影……

“女儿……老婆……,你们在哪里呀……”撕心裂肺的喊声在冬日冷寂的江面上回荡,这个八尺汉子的泪水止不住地流着。在这次灾难中,全船12个人,有7人生还,刘发燕的妻子、8岁女儿、6岁儿子和另外两个妇女不幸遇难。

面对危难时刻,他说见人就要救,没有时间去分你我了。突然失去3个亲人和没来及救起的村民,让这位坚强勇敢的男人悲痛不已。

逝者已矣。只为救靠近自己的人,只为先救还动着的人,刘发燕勇救落水乡亲而失去三位亲人的事迹,感动了天柱43万父老乡亲,感动黔东大地侗乡苗寨。

2015年10月,他被授予第五届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称号。

时隔多年,再次谈起过往,刘发燕已经渐渐解开心中的结,并将悲痛化为力量,走向新的生活。

如今,刘发燕已组建了自己新的家庭,一双儿女的到来,让他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再次重现。

“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本职工作守护一方平安,孝敬父母和陪伴好妻子、孩子。”对美好的生活,刘发燕更加充满了信心。

人物小传:刘发燕,男,苗族,1983年4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瓮洞镇巨潭村人,现为天柱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特警。先后荣获第五届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全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全州见义勇为模范、感动黔东南十大人物、全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原文链接:http://www.gzpeace.gov.cn/info/1327/47266.htm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