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追查只为羊 百姓“难言”我担当

时间:2021-08-25 来源:天津长安网 作者:佚名

  

  残疾人王师傅以畜牧养殖为生,在网上购买山羊时,与卖家产生纠纷。因无法致电咨询,造成买卖双方沟通不畅,矛盾升级。滨海新区法院法官通过大量工作,确定卖家身份,远赴千里之外助双方达成和解。

  几个月前,王师傅想买几只羊,在二手交易网站上认识了一个卖羊的商家。双方谈好后,王师傅通过微信支付了5只青山羊的费用,然而,羊送来时,王师傅却傻了眼。5只青山羊病恹恹的,完全不像卖家视频中那样活蹦乱跳,更让王师傅发愁的是,没过多久,其中两只羊就死了。

  王师傅找到卖家投诉,没想到聊着聊着对方就没了音讯。为维护自身权益,王师傅向滨海新区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卖家涉嫌欺诈,要求3倍赔偿。

  由于王师傅听觉、语言功能存在障碍,自身诉讼能力有限,连正常举证都很困难。承办法官赵振博通过纸笔与王师傅交流案情,仔细询问经过。因双方交易方式不正规,王师傅无法确定对方身份等信息。法官通过向相关公司查询信息、属地派出所查询户籍资料等多种方式,终于找到被告的相关线索,确定卖家名叫郝某。

  拨通电话后,法官表明身份,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郝某解释称,羊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因缺乏照料,收货时都存在一定的虚弱脱水等症状,但羊本身没有任何疾病,经过悉心照料后很快就能恢复。很可能是买家没有按照说明方式去照顾山羊,才导致了羊的死亡,对此自己没有责任。此外,郝某表示,因买家态度蛮横、难以沟通,其一气之下才变更了联系方式,故意躲避。

  为了解决双方矛盾,法官来到山东省济宁市,当面开展工作。法官向郝某介绍了买家的困难,说明了双方误会的原因。同时,法官向郝某阐明法律关系、陈说利弊,解释了作为当事人应该承担的相关责任。经过耐心劝导,郝某不再固执己见,原告、被告均同意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最终,通过远程在线开庭的方式,双方达成和解。

  返津前,郝某感慨地说:“赵法官,来回1000公里,只为了这5只羊,你是一位为民的好法官!”




原文链接:http://www.tjcaw.gov.cn/zz/shgl/tjcaw-ikqcfncc3731075.shtml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