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的青岛交警大V李涌 生前多次朋友圈提醒“喝酒莫开车”

时间:2021-10-13 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

  10月3日,国庆期间,青岛交警“大V”李涌在沈海高速例行巡查期间,在盘查处置涉嫌酒驾逃逸人的过程中致坠落立交桥下,不幸牺牲。

  青岛市公安局官方微博10月4日14时55分发布消息称:2021年10月3日凌晨1时许,青岛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同三高速公路交警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李涌同志执行国庆安保任务,在辖区高速公路巡查时,对涉嫌酒驾的驾驶人依法进行盘查,处置过程中致李涌同志坠落高速公路立交桥下,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犯罪嫌疑人已被缉捕归案。

  青岛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中提到,李涌牺牲后,省市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领导对其不幸牺牲表示深切悼念,向李涌家属致以深切慰问,要求依法严惩犯罪嫌疑人,妥善做好抚恤善后工作。目前,公安机关正在依法开展案件调查。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梳理过往报道发现,来自山东青岛的李涌从警已有16年。2005年10月,李涌从部队转业成为一名交通民警,曾自创“温馨提示手势”,提高车辆通行效率,获青岛全市交警推广。

  曾经采访过李涌的媒体记者向澎湃新闻回忆,李涌是一位特别热情、工作特别干练的民警,曾在“朋友圈中经常提醒大家喝酒莫开车”。

  

  交警李涌曾在微信朋友圈提醒大家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生前在朋友圈多次提醒“喝酒莫开车”

  青岛市公安局在通报中介绍,李涌1966年11月出生,198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10月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从警16年来,李涌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先后记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全省敬业奉献模范、全省我最喜爱的十佳人民警察、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澎湃新闻注意到,2012年,李涌开通了“交警李涌”微博,截至目前已经发送16218条微博。他用图文的方式宣传交通安全、为网友答疑解惑,有2.6万粉丝。

  他的最后一条微博在10月2日11时23分发布,他介绍了国庆路况,提醒驾驶人国庆出行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预知沿途路况,提醒驾驶人集中精力驾驶车辆,延长并保持安全距离。

  这条微博下,截至4日15时许,评论量已有3700多条,1.3万点赞,许多留言纪念。

  微博网友@呛水的蛤蜊留言称,“作为一个普通司机和市民,之前经常在辽阳路、延吉路的早高峰见到您高瘦忙碌的身影。今早突然听说您遭遇了不幸十分痛心,今天下雨了,李警官一路走好……”网友@格格巫的阿兹喵留言称,“涌哥,走好,永远记得您小跑着指挥交通的样子。”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除了在微博、朋友圈中告诉大家交通路况,在日常生活中,李涌还热爱拍摄风景美图并爱分享诗歌。

  9月21日恰逢中秋节,李涌在微博上发布了四张图片和一首诗歌。诗歌写到,“中秋路旁驻守,双鸭水中伴游,只待广寒宫阙,照亮畅达归途,亲朋欢聚团圆,把酒莫再驾车,舍得财神代驾,换来事事顺利。”

  

  中秋节李涌发布诗歌并配上风景图。@交警李涌微博图在这条微博中,李涌定位在沈海高速上,并发了一张警车的配图和两张沿路风景。有网友祝福:“李队中秋快乐!”李涌随后回复:“多谢多谢!祝您及家人:节日快乐!”

  有曾经采访过李涌的媒体记者向澎湃新闻回忆,他2010年与李涌相识,当时李涌在辽源路中队工作。“李涌一直活跃在一线,是公认的业务很干练利落的民警。”他说。

  这位媒体记者回忆,李涌是个热心肠的人,经常会在路边帮助遇到困难的司机,“比如下雨天路滑陷进去了,比如打不着火儿”。他表示,李涌平日在微信朋友圈里经常提醒大家“喝酒莫开车。”

  他向澎湃新闻发来几张李涌的朋友圈截图显示,李涌曾多次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查获酒驾的经历,并提醒大家“为了自己、家人和交通参与者生命财产安全,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曾自创“温馨提示手势”

  微信公众号“青岛交警”曾在2019年12月13日发布山东省“十佳交警”候选人事迹。交警李涌作为候选人进入推介展示名单中。在“青岛交警”发布的李涌个人事迹介绍里,李涌曾自创“温馨提示手势”。

  

  李涌曾入选为山东省“十佳交警”候选人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青岛交警”文中称,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李涌根据日常观察和工作经验,自主创造了很多会意的手势动作,经过反复研究调整,形成了3类10项“温馨提示手势”,在青岛全市交警推广,既纠正了轻微交通违法行为,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又得到了广大驾驶人的欢迎,更提升了青岛公安交警和青岛城市的整体形象。

  在部队期间,李涌曾研究过涉水驾驶的方法,他结合入警后积累的城市道路排水经验,每年下暴雨时,李涌都会冒着瓢泼大雨,淌着没膝深的污水,弓着腰,沿着路边一步一步地摸着雨箅子走,把路段沿线能够打开的雨箅子盖全掀开,便于排水。

  对于“抛锚”在水中的车辆,李涌会先组织群众自救,再站到水最深的地方当路标,指挥引导放行。雪天时,为避免轮胎打滑,他甚至把自己的身躯趴车头上,用增加车前部重量的方法,引导近百辆车顺利通过。

  驾驶人常说:“哪里堵了哪就有李涌身影,李涌在哪了,哪里很快就会不堵了。”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51/2021-10/08/content_1254519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