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大提升 迎来朱鹮翩翩飞

时间:2020-03-09 来源: 作者:

  原标题:生态环境大提升 迎来朱鹮翩翩飞

  ——西乡县人大机关帮扶文溪村提升生态环境工作纪实

  地处西乡县峡口镇的文溪村,以前鲜为人知,今年可是“热闹”起来了。在西乡县人大机关帮扶文溪村新建的朱鹮观测点上,每天都有来自省内外的摄影爱好者早早来到这里“抢占”有利位置,架起“长枪短炮”,拍摄素有“东方宝石”美誉的朱鹮。站在观测点上可见成群的朱鹮时而缓飞轻飘,似仙女临空;时而嬉戏河滩,翩翩起舞,似楚楚动人的美丽少女。这是在西乡县人大机关帮扶村——文溪村时常看到的景象。

  文溪村,地处西乡县峡口镇西北方向8公里的牧马河上游西岸,南邻江榜茗园,北连沙河镇青龙村,贯沙公路穿村而过。2013年,自西乡县人大机关帮扶文溪村以来,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要生态建设,也要脱贫致富的绿色发展理念,立足文溪资源禀赋,将茶叶产业作为村民脱贫增收的主要产业,扶持全村新建、低改茶园1600余亩,人均拥有茶园1.2亩。同时,帮助引进2家茶叶加工龙头企业,采取 “公司+农户”模式,实现了茶农与大市场的对接,结束了茶农“单打独斗”“提篮小卖”的传统经营方式,带动317户茶农人均增收3000元,有效实现文溪增绿、农民增收的双赢。文溪村的扶贫经验受到相关媒体的高度关注,2018年第五个国家扶贫日来临之际,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一行来到文溪村采访拍摄,并于2018年10月15日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以《小茶叶大扶贫》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节目充分肯定了文溪村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经验做法。

  在发展绿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以村庄绿化、净化、亮化、美化为重点,以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文溪为目标全面推进人居环境大改善、大提升。通过聘用贫困户生态护林员强化山林保护巡查,通过扶贫移民搬迁、拆除危旧房屋、退耕还林等生态补偿措施,加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组织群众修建联户路3公里、建设茶园观光步道2.5公里,植树绿化道路两旁3.5公里,安装路灯30余盏,改善基础设施;同时,县人大机关多方筹措资金,号召机关干部沿河岸种植樱花树400余株,美化河流沿岸环境;筹措水泥10吨,砖20000多块,推进村民改造厨房、厕所、圈舍和硬化院场,全面提升文溪村人居环境;聘请保洁员负责道路沿线和移民搬迁点的日常保洁,倡议全体村民开展全域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文溪村的生态环境、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彻底改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西乡县人大机关干部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全村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提升。如今的文溪山水环绕,茶涌绿波,林木掩映,极目远眺,满目苍翠,景色如画。优美的生态环境,迎来一批“神鸟”——朱鹮在这里“安家落户”,从以前的“过客”成为如今美丽文溪的“常住居民”。据在这里工作的马营电站职工王福元介绍,白天最多时可见100余只朱鹮集体在河边觅食嬉戏,晚上则栖息在河两边的树林和巢穴里。2019年下半年,县人大机关抢抓时机,争取多方支持,在文溪村河岸修建朱鹮观测点,栽植绿化树木200余颗,种植花卉,修建厕所,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吸引大量省内外摄影爱好者来此观光旅游拍摄。

  生态环境大提升催生了文溪村的“美丽经济”, 周边村民纷纷打起“旅游牌”,为前来观光的省内外游客提供吃、住、行服务。世代居住在文溪河边的村民王明万一家,以前以粮食种植为生,生活过的并不富裕,今年在县人大机关干部王小民的帮助下,改造厨房、厕所,硬化院场,装修房屋,办起了“朱鹮之家”,为游客提供停车、住宿、吃饭、游客接送服务,日子逐渐富裕起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大提升和游客的增多,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文溪村民脱贫致富、永续发展的新“动能”。

  几年来,西乡县人大机关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在文溪村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保护生态,提升人居环境,实现了提升人居环境、保护生态和脱贫致富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次生动实践。(李玉茂)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