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兴化人民法庭聚焦“土特产”司法力量添彩乡村振兴新篇章

时间:2023-07-05 来源:江苏长安网 作者:佚名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多年来,兴化市法院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庭乡村治理主力军作用,制定出台八项措施,全力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兴化拥有生态旅游、食品加工、水产养殖、不锈钢生产加工四大产业集群,而该院的四个人民法庭正好处于集群之中,有着绝佳的地理优势。近年来,四个基层法庭都各显神通,因地制宜打造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特色品牌,立足“土”、体现“特”、推动“产”,用司法力量添彩乡村振兴新篇章。

  守护好农民的“命根子”

  作为鱼米之乡,兴化农业产品基数大、门类多、种类丰富,形成“稻米、河蟹、特色果蔬、淡水鱼、小龙虾”五大产业链,依托125万亩粮食种植基地、80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实现水稻单产量、河蟹总产量全国第一。

  “土地和蟹塘是兴化农民的命根子。”兴化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徐开勇告诉记者,该院将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走、重心向下移,依托基层法庭设立组建安丰、戴南、西鲍、开发区4支“春耕投苗工作队”,为当地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4月初,戴南法庭突然收到12起同一被告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共涉及戴窑镇白港村的26户村民。“原告众多、矛盾复杂这些难题都是能攻克的,可时间不等人,尽快化解矛盾才是群众的期盼。”戴南法庭庭长许志兰说。

  群体性涉农纠纷的妥善化解,有利于促进乡村的和谐发展。许志兰果断带领戴南“春耕投苗工作队”,抓住清明期间归乡祭祖的契机,前往白港村委会开展巡回审理。

  看到50多位当事人齐聚村委会,随行的法官助理感慨“今天是一场硬仗”,许志兰却从容不迫,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耐心同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调解。为更好推进矛盾化解,许志兰根据当事人的意愿现场拟定了土地承包合同。

  经过不懈努力,陆续有原告接受了调解方案,不少原告在拿到租金后,主动当起了“调解员”,与法院工作人员一起劝说其他原告。这起令26户村民揪心的案件于当天彻底化解。

  “兴化地处苏中里下河腹地,境内河湖港汊纵横交错。振兴农业产业,还必须要守护好当地的生态‘灵魂’。”据兴化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钱惠彬介绍,兴化法院目前正通过专业化审判、跨区域协作、巡回审理、恢复性司法等举措,积极构建里下河区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体系,努力为当地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特色司法护航“本土特色”

  “千垛花海、兴化大米、兴化大闸蟹……这些都是驰名全国的兴化‘土特产’,为持续擦亮这些金字招牌,安丰法庭、西鲍法庭因地制宜,用特色司法护航本土特色。”据徐开勇介绍,西鲍法庭练就了一双“铁脚板”,不管是田间塘头还是旅游景区,哪里有矛盾就服务到哪里;安丰法庭则巧用村规民约,有效减少矛盾纠纷,护航“兴化大闸蟹”品牌健康发展。

  安丰镇是当地螃蟹产业重镇,是水产养殖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近年来,兴化地区的水产养殖产业出现一些阻碍,特别是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填塘还田’还是‘保塘补钱’争议不断、矛盾难减。”安丰法庭庭长杨凯表示,“田”与“塘”的争议极具地方产业特色,如果按照土地确权一判了之,支持了当事人的还田主张,执行就是个大难题,就算实现了还田,是否还具备种植价值也很难估量,更会严重影响当地河蟹的产量。

  为减少此类纠纷,安丰法庭结合审判实践,在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的基础上,指导安丰镇安东村制定了水产养殖村规民约。特别针对“田”与“塘”的争议给出了“物尽其用”的指导意见,即“承包经营权人与土地实际使用人不一致的,应坚持物尽其用的原则,根据土地实际使用状况,按照市场价格及交易习惯给予补偿”,明确了此类矛盾的法院主张,即“保塘补钱”。

  “有了规矩就是好办事,我们已经用‘物尽其用’原则成功化解了2起纠纷,以后这些矛盾在村里就可以自己解决了。”在安丰法庭回访指导安东村水产养殖村规民约工作时,刘支书反馈道。如今,村规民约的“安东模版”也逐渐在全镇推广开来。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

  “我想拓宽河蟹产品的线上销售渠道,就想问一下电商法对网上销售有什么具体要求吗?”“能和您加个微信吗?线上销售经常会遇到法律问题,到时候方便请教。”

  4月10日,在安丰镇政法和社会管理局的组织安排下,兴化法院安丰法庭“B2F电商服务队”参与了“法蟹畅行”河蟹产业链+法律服务宣传专项活动。活动期间,“B2F电商服务队”深入当地河蟹电商,详细了解直播销售的操作流程、客服售后和物流配送等问题,就其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提示。

  电商达人“蟹小七”公司负责人戚小银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主打产品已经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做到了全网第一,这一成绩离不开兴化法院一直以来保驾护航。”

  就在今年年初,兴化法院安丰法庭《司法护航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获评泰州市2022年度法治创建优秀案例。据了解,安丰法庭“B2F电商服务队”一方面强化线下保障,建立个性化、定制化的涉诉跟踪“顾问服务”;另一方面强化线上化解,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为电商从业者化解纠纷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指导。近三年,安丰法庭化解苗头性生产经营纠纷171起,纠纷化解率达100%,电商纠纷无一进入诉讼程序。


原文链接:http://www.jszf.org/zyyg/jscawq_320/taizhou/202306/t20230630_883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