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负践初心——临汾市安泽县公安局张建龙

时间:2021-01-08 来源: 作者:

  

  

  张建龙,男,32岁,山西省临汾市人,中共党员,四级警长。2006年参军入伍,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参加公安工作,先后担任安泽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良马中队、城市中队中队长,2018年9月参加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任务,现任安泽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驻和川镇上田村工作专班班长。十年的基层工作,他没有忘记自己曾是一名光荣的战士,也没有忘记共产党员的身份,更没有忘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用十年基层坚守、十年无私奉献,同时擦亮了共产党员、人民警察、退役士兵三个光荣称号。 在部队,他曾两年被山西省军区评为“优秀士兵”,在警营,他连续多年被安泽县公安局评为“优秀人民警察”、“先进工作者”, 2017年被临汾市公安局评为全市“百佳民警”,2019年受到市局嘉奖。

  入警第一件事 坚守一线保障交通安全

  2008年12月,20岁的张建龙退出现役,毅然选择了人民警察这个职业,从军营走进警营,他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2011年9月,张建龙按照局党委的安排来到了保障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任务最重的交警良马中队,成为一名最基层的交警。由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需要,他每天早上7点就要上岗,一直到晚上7点才能下岗,除过中午休息时间每天工作时间都在十个小时左右。只要一上岗,他就像上满了发条的钟摆,不停的疏导、喊话、纠违,一天要喊话四百余次,指挥动作上千个,来回走路近10公里。七年寒来暑往,两千五百日始终如一。就这样,张建龙在交警的岗位上来来回回、走走停停,徒步达两万五千公里,走出了两个长征的距离。只要是他负责的路段,交通违章率都会大幅下降,交通事故就会基本杜绝。2012年12月24日,某公司的一辆大货车载着价值60多万元的各种饮料,不慎翻在了309国道1040公里处的人口稠密村旁,正在中队值班的张建龙同志和他的战友们接警后,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施救伤员,守候货车,帮忙转运货物,饿了就和同事买方便面充饥,困了就和同事轮流打个盹,尽管在寒冬天气里被冻得瑟瑟发抖,但还是坚守在岗位上,守候了一天一夜,直到货物完好无损转运后才撤离现场,得到事主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3年5月,张建龙调任交警城市中队担任负责人,他积极的学习城市管理工作方法,主动向老同志学习,并且总结工作经验,在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与人们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把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贯穿到日常工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自山西公安审批服务“一网通办”平台推广以来,他紧跟局党委的各项决策,怀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热忱之心,积极投身到交通管理“互联网+”的各项工作中。同时,积极推广“山西公安交通违法学习教育”,很多驾驶员通过平台学习,既巩固了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又增加驾驶证记分,处理违法行为,享受到了“一网通办”“一门通办”平台带来的实惠。很多群众表示该平台“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快捷查询、便捷处理、超高时效、贴心服务”,真是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平台。在处理交通违章中,他总是教育民警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不要莽撞,也不能让处罚对象有丝毫的抵触情绪,真正起到促进交通秩序改善的作用。遇到不熟悉道路的外地司机,他总是耐心地为他们指路,甚至亲自驾车为他们引路。面对不了解地方交通管理规定的外地驾驶员,他总是热情地给他们指明违章行为后予以放行。按他自己的话说:“因为许多外地车可能一辈子就到咱这一次,我希望安泽留给他们愉快而美好的记忆,而不是一张不近人情的罚单。”而对于本地交通违法驾驶员,他总是先晓之以理再行处罚,被他处罚过的驾驶员中,至今没有一个人同他红过脸。通过这些也为班组民警树立了榜样。在多年的交警工作中,经过他处罚过的驾驶员不计其数,但从未发生过一起执法过错或群众投诉事件。他重点督导的“交通护学岗”每天接来送往的学生和家长数千人,没有发生一起交通意外,没有一名小学生受伤。他最初护送的那些小学生有的已经长大成人,到外地上大学了,而他们每次放假回乡经过母校前,总能看到这个精干挺拔的身影,熟练地指挥着交通引领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安全通过马路。每逢节假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自己盼望的时刻,然而对于一名人民警察来说,却是最煎熬的时刻,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在“小家”和“大家”的选择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大家。七年平安畅通路,他用汗水维护了一路欢声笑语。

  入警第二件事 倾心实践投身脱贫攻坚

  2019年10月,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张建龙被交警大队委以重任,担任交警大队驻和川镇上田村脱贫攻坚工作专班班长。上田村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是安泽一个典型的种粮大村。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部分种植户种植面积近200亩,秋粮抢收成为困扰种植户的最大困难,张建龙一上任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为帮助群众及时秋收,保障农民不受损失,他在交警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组织大队民警利用下班时间,自驾车辆进村入户,开展“手拉手帮秋收”活动。作为驻村工作专班班长,张建龙在整个十月底到十一月的40多天时间里,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头钻进成熟的玉米地里,帮着缺少劳力的村民抢收玉米,一直到夜色朦胧才疲倦地回到驻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快取得了村民的认可和尊敬。

  驻村帮扶是一个全新的工作,为了顺利的开展新的工作,力争出实效,他虚心的向村、镇干部请教,找出开展新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当了解到上田村农业结构单一,村民收入主要靠玉米种植,受气候、自然灾害以及玉米市场的影响较重,一旦遇有灾害或市场波动,都会给村民收入带领不小的冲击。他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深入思考和广泛考察,积极与村两委干部协商,依托农业合作社,动员村民在种植玉米的基础上,发展新品种羊养殖业,即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又增强了村民抵御自然灾害、保证整体收入的能力。在了解到该村人畜饮水设施老旧的现状后,他与村两委干部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协调落实资金与施工队伍,为村民新打机井一眼,并整修了两个水窑,同时修整田间路七条,硬化了村巷路,把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改变了村民雨天一脚泥的旧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农村交通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交警大队的工作重点,为了确保农户不因交通事故而致贫、返贫,采用宣传和查处并用的方式,提高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努力培育农村群众的文明交通新风尚。他根据上田村面包车、农用车、摩托车、三轮车上路多的实际,加强节日、民俗、婚丧嫁娶等时段的交通宣传,加强对面包车、摩托车、三轮车、低速货车的治理和宣传教育活动。对发现容易诱发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严处一起,教育一起。通过日积月累整治与教育,农村群众逐渐理解和认可他的良苦用心。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村里 50%以上三轮车喷涂或是粘贴上了核载提示牌,意味着每2名面包车驾驶员就有一名接受过他谆谆教导,贴近群众、潜移默化、长期坚持,只为换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平安出行、文明出行。在扶贫的路上,他带领驻村工作专班成员积极汇总“六大行动”、“五个一批”、“十个清零”等资料,录入核实“一码清”数据信息,在逐户整理贫困户档案时,他发现上田组贫困户史文柱因交通事故造成高位截肢,他发动身边的战友和群众为其募捐资金7000余元,大大缓解了史文柱家的经济压力,多次往返有关部门,替史文柱办理有关社会兜底保收入的手续,保证其生活无忧。

  2020年的大年初二,正在家中努力与久别的女儿建立亲昵融洽关系的张建龙,接到了防控疫情的紧急任务,第一时间整理行囊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同村两委干部制定适合本村的防疫工作计划,往返县城采购防疫需要的物资,配合镇村干部带领群众开展部署、宣传、排查、消毒、值守和应急保障,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落实排查任务,逐户排查返乡人员以及接触过湖北方向返乡人员的群体,第一时间对摸排人员建立返乡台账、消毒消杀、监测上报等,全面掌握健康状况、行动轨迹、密切接触的人员等信息。他与村干部搭建村疫情防控检查站,严格做好全村封闭式管理,严防死守进出卡口,铁面无私不徇私情,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出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漏一人。在持续的努力下,村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不断增强,他带领扶贫工作队员扎实做好每一项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从脱贫攻坚一线到疫情防控一线,他扛起疫了情防控的“硬核”担当,始终冲在前、干在前、当先锋、作表率,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护网,用实际行动为上田村民谋幸福,守一方安康。一年扶贫攻坚路,他用真情播撒了一路富裕希望。

  

  训词精神凝聚力量,光荣旗帜催人奋进。习总书记亲自为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振奋人心。张建龙同志将以警旗为引领,以训词为航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继续擦亮共产党员、人民警察、退役士兵三个光荣称号,肩负起维护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的职责,把守护上田村百姓的平安幸福作为践行训词的落脚点,处理好每一次交通违法行为,做好每一次服务,推广好每一项“一网通办”业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文链接:http://www.sxpeace.gov.cn/zfjj/zfrw/67157.shtml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